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浙江健康网 > 原创新闻

镇上来了儿科医生 打通基层就医“最后一公里”

“县域医共体”基层调查录:常山县

2018年09月25日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梁婧娴 叶路

  编者按: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县域医共体,已成为扎牢健康服务网底的关键步骤。但是,如何让优质资源上下贯通,把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留在基层,已步入深水区的医改还有不少痛点难点需要解决。

  2018年9月,浙江在线派出多路记者走访了浙江首批11个县域“医共体”试点,聚焦热点,总结经验,找寻县域医改浙江样本,为改革注入更多动力。

  浙江在线-健康网9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婧娴 叶路)浙江衢州常山县招贤镇中心卫生院一楼,儿科是最多人“光顾”的诊室之一。

  年轻妈妈哄了哄怀中哭闹的宝宝,着急地询问,“医生,孩子咳了3天了,好像还有点发烧,要吃点什么药?”

  年迈的爷爷领来淘气的孙子,叹了口气,“这小子早上偷喝了我的杨梅酒,在学校上吐下泻,现在肚子还疼,医生你帮忙看看是怎么回事。”

  还没来得及换下工作服的父亲牵着女儿匆匆敲开这扇门,“孩子昨天晚上被蜜蜂叮了,头晕胸闷,怎么办才好?”

QQ图片20180925161053.png

  走进儿科的家长总是神情紧张,他们迫切需要一个答案。在招贤镇,郑立平是那个给出答案的人。

  郑立平是常山县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不久前,她接到一项“任务”——每周在招贤镇中心卫生院坐诊3天。这是常山县建设县域医共体的一环,让医疗资源下沉到乡镇,打通基层百姓就医“最后一公里”。

QQ图片20180925160834.gif

  每天都有专家坐诊

  儿童和老人成最大受益者

  “现在招贤有了自己的儿科,带孩子看病真是方便多了。”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赵蕾(化名)深有体会。在医共体成立之前,招贤镇中心卫生院并没有儿科,孩子生病只能往城里赶。

  招贤位于衢州和常山之间,距离两地均20公里左右,开车到医院要半个多小时。赵蕾的女儿患有哮喘,一到换季或者气温骤变就容易大病一场,三天两头得往医院跑。“太折腾!”赵蕾说,自己习惯带女儿去衢州的医院,路上时间加上挂号、排队、就诊,不花掉大半天回不了家。如果碰上两个孩子同时生病就更糟心了,“简直一个头两个大。每次他们生病,我自己都要轻几斤。”

  赵蕾的“苦日子”在去年10月26日后结束。自从去年10月26日医共体建设以来,招贤镇中心卫生院成了常山县人民医院的分院,儿科的牌子也挂了起来,每周一、三、五都有总院的儿科医生到招贤坐诊。

  “现在孩子生病了我首先就会带他们来这里。”赵蕾说,从她家走到招贤镇中心卫生院不到10分钟,在当地看病又不需排太久的队,相比以前省时又省力。

  更让她惊喜的是报销比例。以前在衢州看病没法报销,稍微严重点的动辄几百上千,“现在没超过200的,看到单子我都不敢相信。”

  小镇上来了儿科医生,不仅孩子就医变得方便,诊疗也变得更加规范。在医共体成立以前,孩子有点小病小痛,有些不愿去县城的家长会选择到药店买药给孩子吃,或者带孩子去赤脚医生那里看看。

QQ图片20180925160824.gif

  “这就容易产生盲目用药的问题,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郑立平告诉记者,在总院上班时,她就碰到过乡镇送上来的孩子,因为用了不适合儿童的抗生素,产生了不良反应,小手肿得像馒头一样。

  “希望我们到招贤之后,能把科学的理念带给这里的患者。”郑立平说。

  医共体建设后,获益最大的除了儿童,另一个群体是老年人。

  在招贤,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占很大一部分比重。过去,不少老人因为路途不便,不去定期复诊,因此血压和血糖控制得不理想。“现在每周都有固定专家坐诊,方便老人家的随访和规范化治疗。”招贤分院院长陈红飞告诉浙江在线记者,除了每周一三五开设儿科门诊,一二三开设妇科门诊,每天都有县医院专家在分院坐诊,周一是消化内科,周二是中医科和呼吸内科,周三是内分泌科,周四是神经外科,周五是心血管内科,“当地的百姓都知道,哪一天来找哪个医生,不会像以前那样,因为不方便就不去复诊和随访。”

  得益于医共体建设,招贤分院的医疗能力得到了提升,医疗服务格局得到了优化。陈红飞介绍说,去年1~8月,分院的门诊量是3万4千人次,今年是4万1千人次,同比增加了20%;去年住院病人人数为236人,今年则达到446人,同比增加了90%以上。“以前,有些病人我们没条件治,动不动就叫他们‘上去看’,现在我们可以把他们留下来了。”

  让医共体真正“统”起来

  让医护人才“进得来、留得下、干得好”

  “医共体建设,重点在‘管理一体、服务同质、队伍统建、利益共享’。”常山县人民医院院长饶祖华说。作为“常山县人民医院医共体院长”,他需要对医共体内10家乡镇分院负责。  

  如何把患者留在基层?在他看来,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是关键。“为此,我们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采取常驻、定期和不定期三种形式,安排不同专业、不同数量的专家在分院开展坐诊、手术、查房、带教、讲座等。”饶祖华介绍说,“下沉”到分院的医生会有额外的补贴,并且职称评定也与到分院坐诊时间相挂钩,以此提高专家的积极性。

  此外,医共体内医院通过精准培训、师徒结对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今年以来,总院下派专家384人次、培训分院医务人员800余人次、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2个。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常山县建成县级数据中心信息平台,实现全县人口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其中包括区域影像、检验、病理、消毒供应和心电等5个业务共享中心,实行基层检验检查、县级医院出具报告结果。在医共体单位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对于医共体内分院因设备限制未开展的项目实行“一单通”,也就是说,在分院开具检验检查单,缴费报销后可直接到总院进行检验检查。

QQ图片20180925160841.gif

  医共体建设后,人力资源如何统筹是普遍面临的难题。饶祖华告诉记者,常山县医共体建设的一大探索,就是在优化资源配置上做文章,让医共体真正“统”起来。“县人民医院医共体10家分院设置专技岗位335个,正高、副高、中级、初级按照0.5:1:4.5:4结构比例设置。”

  目前,常山县人民医院根据岗位设置,按照工作量和工作内容,通过总院人员下派、院内岗位整合、院间岗位统配、统一排班等形式,开展岗位统筹,做到按需设岗、以岗定人,以解决卫生院人员和工作量两个相对不足问题。

  通过近一年的医共体建设,常山县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今年以来,共有4.5万人次享受5个业务中心服务;1662人次享受“一单通”政策,节省均次就诊费用32.4元。

  基层门诊和住院病人大幅度提升——2018年1~8月,基层就诊率为65.04%,同比增加1.87个百分点,医保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有效促进了医疗机构的发展——县级医院的管理模式延伸到基层分院,提升基层分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不断提高。

  有效激发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通过建立较完善的医共体内部绩效考核机制,体现工作业绩,拉开差距,实现了医共体内各级医疗机构业务服务能力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记者了解到,未来,常山县将加大人才保障力度,完善医护人才引进、激励机制,让医护人才“进得来、留得下、干得好”。同时积极实施分院改造建设三年计划,加快先进医疗设备更新换代,为群众提供更佳就医环境,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不断补齐信息化建设短板。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构建更便利、更高效、更舒适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基层;常山县;医疗卫生服务;儿科;中心卫生院;招贤镇中心;医共体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传真:0571-85312322
邮箱:1445439526@qq.cn
扫码关注
浙江在线健康网

©2018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