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2月8日,浙江承担国家任务,向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马里共和国派出了第一批医疗队,自此浙江援非医疗工作已整整50年。
50年,浙江援外医疗队有太多的故事。他们践行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他们是在异乡与贫穷、战火、疾病、动荡等做着斗争的最美援外白衣战士。
1968年,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作为北二外精选的小语种留学生,江苏人洪禹思在非洲马里共和国学习的是没有文字的当地民族语言“邦巴拉语”,彼时的他并不知道——非洲、马里、浙江、医疗队,这些会成为他未来的关键词。
治疗的西药、血清、疫苗,只要医学可能用到的都需要准确地告知患者, “当时我们3个翻译,分别帮助外科、内科、妇产科来展开工作。”虽说3年前就已经在马里学习邦巴拉语,但日常的邦巴拉语和医学专业的邦巴拉语还有很大的差距。
当时主要负责外科翻译的洪禹思就开始与药典“死磕”——“那时的翻译真的很辛苦,法语的药典几乎不离身。”
去非洲那年,李新伟29岁,正经历着“梦想照不进现实”的无奈与彷徨。
援非的机会被李新伟视为“生活的转机”。“坦白说,我想通过援非的补贴凑足买房的首付。”李新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小私心”,“对我来说在哪儿工作都一样,但我的原则是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最终,凭借着“比英语高手多会一点针灸,比针灸能人多懂一点英语”的优势,他顺利通过了选拔,成为援纳米比亚医疗队的一员。就这样,在遥远的非洲大陆,李新伟度过了漫长的四年。
总统卫队专车一路疾驰。坐在后排的两名中国人穿着得体的正装,挺直了背脊,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他们的眼神不时飘向方向盘,紧挨司机右手位置,一把乌黑锃亮的手枪刻意地平躺着,黑洞洞的枪口对着窗外。
那是1980年10月,浙江援非医疗队抵达中非后的第三个月。队里的针灸医生受邀为总统戴维·达科治疗腰疼,作为翻译,江浩斌陪同医生一起乘坐专车进出戒备森严的总统府。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无影灯下,手术刀划开头皮,铣开颅骨,引流,止血,缝合……“成功。”放下器具,他长吁一口气,脸部的肌肉连同声音都在微微颤抖,心跳加速,后背早已湿透。
他不是第一次主刀,却从没有这样紧张过。一名骨科医生,完成了一台开颅手术。
“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回忆起9年前的那个夜晚,尹来仍庆幸自己做的决定,不仅挽救了一条生命,也让浙江援非医疗队在改革的风口上迎来新的契机。
在过去的50年里,浙江省的援外医疗队员们,为当地患者持续提供门急诊服务总计约1226万人次,断肢再植、脑动脉瘤手术、超声介入治疗、肿瘤放疗等多项技术从无到有,开创先河,填补了受援国医疗技术的空白。
12月11日,为进一步弘扬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浙江援外医疗50周年纪念会议。对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市卫生计生委等10家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单位和包海标、冯金娥等20名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表扬。
“爱一个男人就要支持他的一切,最后我对他说:既然你决定了,那就去吧,放心,家里有我!”按期出发的朱德才临出发前抱着孩子亲了又亲,满心不舍。
“这张照片是他回国休假时在机场拍的,现在我们的孩子已经会走路了,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爸爸总是只能在手机上看到,我想以后等他懂事了,等他知道了这一切,也一定会为他爸爸现在所从事的事业感到光荣和骄傲。”
传真:0571-85312322 邮箱:1445439526@qq.cn 扫码关注 浙江在线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