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药忌口有讲究
2019年04月24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金海燕

  俗话说:“吃药不忌口,坏了大夫手”,忌口即指治病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忌口的目的就是避害就利、调摄饮食、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我们平时食用的鱼、肉、鸡、蛋、蔬菜、瓜果、酱、醋、茶、酒等普通食物,它们本身也具有各自的性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均产生一定影响。如清代章杏云所着《调疾饮食辨》一书中云:“病人饮食,藉以滋养胃气,宣行药力,故饮食得宜足为药饵之助,失宜则反与药饵为仇。”因此,服中药时有些食物忌口有讲究。

  1. 忌萝卜。服用中药时不宜吃生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降低药效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2. 忌浓茶。一般服用中药时忌喝浓茶,因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疗效。特别是服用“阿胶”、“银耳”时,同时服用会使茶叶中的鞣酸、生物碱等产生沉淀,影响人体吸收。若平时有喝茶习惯,少喝一些绿茶,最好在服药2-3小时后喝。

  3.忌生冷。生冷食物性多寒凉,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故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宜忌生冷、清凉饮料等。

  4.忌辛辣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如服用清热解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或痈疡疮毒等热性病治疗期间,须忌食辛辣。如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热性之品,如若食之,则会抵消中药效果,有的还会促发炎症,伤阴动血(出血)。

  5.忌油腻。油腻食物性多黏粘腻,助湿生痰,滑肠滞气,不易消化吸收,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服用中药期间,如进食荤腻食物,势必影响中药的吸收,故对痰湿较重、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黏度以及肥胖病等患者,更须忌食动物油脂等油腻之物。

  6.忌腥膻。一般中药均有芳香气味,特别是芳香化湿、理气药,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赖以发挥治疗作用,这类芳香物质与腥膻气味最不相容。若服用中药时不避腥膻,往往影响药效。如鱼、虾、海鲜腥气,牛羊膻味。对那些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疮疖、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炎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须忌食腥膻之物,还应少吃鸡、羊、猪头肉、蟹、鹅肉等腥膻辛辣刺激之发物。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异性蛋白,易产生过敏,从而加重病情。 

  此外,肝炎、慢性胃肠炎患者服用健脾、温胃和胃药时,忌食大蒜,因大蒜中含有蒜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黏膜充血,所服的中药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其治疗作用;水肿患者服用利尿退肿等中药时,还应少进食盐;服用止咳祛痰药时,应忌食过咸、过甜的食物,同时应忌烟、酒、鱼、虾、蟹等发物,以免助湿生痰,加重咳嗽;服用安神药时应忌浓茶和咖啡。

  “忌口”亦不能绝对化,要因人、因病而异,对一般病人,特别是慢性病人来说,若长时间“忌口”,禁食的种类又多,则无法保持人体正常所需营养的摄入,反而降低了人体的抵抗力,对恢复健康不利,因此,在医师指导下,可适当食用增加营养的食物,以保证营养。

  服用中药的方法分温服和热服。大部分中药须温服,如平和补益药物,而伤风感冒、驱寒通经脉须热服,可促进体内的汗液挥发。

  服用中药时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才会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服用,以减轻药物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中医在配伍运用中药时,讲究“四气五味”,根据药性的寒、热、温、凉,并参考辛、甘、酸、苦、咸五味来配伍组成方剂。空腹服药时,寒凉不同类型的中药,服用时间也不同。肝、肾、肠道疾患,宜饭前服药;眩晕、咽喉疾患宜饭后服药;泻下药、滋补药、驱虫药宜空腹服;安神类药宜睡前服用。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中药;忌口;服用;服药;治疗;影响;饮食;药饵;浓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