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健康网9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婧娴 通讯员 邹芸 方彩霞)肝癌晚期,多次收到“死亡通知书”,两周内经历两次换肝手术……对于49岁的王先生来说,2019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他多次与“死神”正面交锋;这一年,他重获新生。
见到王先生时,他正在树兰(杭州)医院肝胆胰外科的病房里散着步。“我感觉好多了,已经能下床锻炼了,今天走了将近4000步。”王先生笑着说。如果不是穿着病号服,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精神奕奕,说话中气十足的男子曾经数次踏入“鬼门关”。
肝癌晚期
他曾多次被判“死刑”
王先生是黑龙江人,经营一家公司。最近几年,公司业务上了轨道,王先生也变得越来越忙,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他把健康问题抛之脑后,连续两年没有体检。
事实上,王先生有乙肝病史,属于肝癌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检查,并服用抗病毒药物。而他既没有体检也没有服药,却不知病魔已悄悄张开了魔爪。
今年3月,他突然感到上腹部隐隐作痛,起初没有在意,但渐渐地,疼痛加重,他总觉得没胃口,人也越来越瘦,一下子轻了十几斤,这才到当地医院做了检查。
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晚期弥漫性肝癌。在他的肝脏上,密密麻麻布满了肿瘤,最大的一颗直径足有10cm。
王先生立刻赶到北京的医院寻求帮助,可等到的却是医生的一声叹息,“太晚了,已经没办法手术了。”这无疑给王先生判了“死刑”。
“我还年轻,不能就这么死了。公司的伙伴等着我归队,女儿今年硕士毕业,我和她约好了要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我不能放弃……”带着一丝不甘,王先生辗转北京、上海多家医院,得到的却是同样的答案。
肝移植是唯一出路
9小时“扫雷”他换上新肝
在近乎绝望之际,王先生来到杭州,找到了树兰医疗总院长、着名肝胆胰外科专家郑树森院士。检查评估过后,郑院士告诉他,肝移植是唯一的出路。
然而,一想到要换肝,王先生内心有些发憷。纠结之际,他了解到北京一家医院可以做免疫治疗,决定先试试免疫治疗。
好运没有降临。肿瘤依然“张牙舞爪”,王先生的情况也一天比一天糟糕。他浑身使不上力,黄疸指数越来越高,连走路都变得困难。
5月31日,他又一次找到郑树森院士,这次,他下定决心要做肝移植手术。
7月5日,王先生等到了合适的肝源,手术开始了。
在外科手术当中,器官移植手术本就属高难度,而王先生的情况更为复杂,除了弥漫性肝癌,他还合并患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这意味着他的门静脉被肿瘤和血栓堵塞,导致血流受阻。“肝脏75%的血供来自门静脉,这条路堵住了,肝脏就不能得到充足的血供和营养,就算移植了新肝,也很难存活。”郑树森院士表示,术中不仅要切除病肝,还要清除血栓,疏通门静脉。
手术进行了整整9个多小时,终于顺利完成。王先生的门静脉通了,新的肝脏也代替病肝“上岗”。
手术中
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
二次肝移植手术挑战世界级难题
本以为一切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事与愿违,术后第5天,“警报”再次响起:他出现了血管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再度来袭,肝脏得不到充足的供血和营养物质,正在一点点失去生机。
王先生又一次徘徊在了死亡线上,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二次肝移植。然而,二次肝移植手术的风险更高,难度也更上一个台阶。
做不做手术?王先生的态度很坚决,只要有一线生机,他就不会放弃。
“门静脉问题对于肝移植手术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对医生来说,面对难题,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攻克,去突破。”郑树森院士同样决定接受挑战。
在国际上,曾有医生用左肾静脉连接门静脉来解决肝脏供血不足的问题,但仅靠左肾静脉似乎有些势单力薄,如何让更充沛的血液进入门静脉?郑树森院士想到,可以将门静脉和左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同时连接,双管齐下,这样一来,肝脏就可以得到来自胃肠道的充满营养物质的供血。
7月21日,王先生再次获得“生命的礼物”,新一轮“战斗”开始了。郑树森院士主刀为王先生做了第二次肝移植手术,5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
如今,王先生恢复良好。郑树森院士说,顺利的话,再修养一段时间,他就可以回到工作岗位上了。
两次肝移植手术,对于王先生来说,这是开启生命之门的一把钥匙,对于郑树森院士来说,这是一次充满意义的挑战。
“从事肝移植事业近30年,这场手术可以称得上是我遇到过的最难的手术之一。”郑树森院士坦言,手术的成功带给他很大的鼓励,“复杂疑难的肝移植,我们也可以做。只有不断创新方法,突破难题,才能给陷入绝境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
传真:0571-85312322
邮箱:1445439526@qq.cn
扫码关注
浙江在线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