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健康网9月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一鸣 通讯员 吴玲珑)从卧病在床、眉头紧锁、一言不发,到能走能跑、眉头舒展、笑容荡漾,时隔3个多月后再次见到46岁的俞师傅(化名),感觉他整个人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如果你问俞师傅是谁?5月初,他在浙大紫金港校区执勤时被外卖小哥用刀捅伤,送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的时候胸口插着一把明晃晃的尖刀,引起了杭城人民的高度关注。《20厘米尖刀刺入浙大保安前胸 3处伤口触目惊心》
时隔3个多月后,俞师傅主动站出来向大家报告近况,脸上带着喜不自禁的笑意:“感谢浙江医院,感谢这里的医生护士,如今我已经能走能小跑。随着病情好转,身体逐渐恢复,我也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以后打算继续在杭州工作、生活。”
俞师傅和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中心医护人员合影
从瘫在病床上到能够小跑
精心治疗后身体好转,心情也“拨开云雾”
回想5月刚受伤时,俞师傅在浙江医院创伤中心的及时救治下,虽然很快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因为受伤右侧肢体无法动弹等原因,有些心灰意冷。他很担心自己下半辈子就要这样瘫在床上,不仅生活无法自理,更无法扛起养家重担,因此心理负担很重,心事重重。
5月9日住进浙江医院三墩院区骨科病房,骨科(三)主任杨永竑主任医师立即组织科内讨论并请来外院专家会诊病情,细致分析俞师傅的CT及MR结果,结合损伤情况,考虑其脊髓锐器伤、颈椎脑脊液漏,给予激素冲击、脊髓脱水、营养神经等系列保守治疗。
从俞师傅胸口取出的20厘米尖刀
终于开始拨开云雾见月明,随着俞师傅身体状况的逐渐好转,他的心理也起着微妙的变化。“当时护士长拉着我的手,鼓励我一定要坚强,一切都会好起来”。俞师傅回忆。
浙江医院骨科(三)谢亚明医师介绍,经过一个多月的保守治疗、指导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等,俞师傅伤口愈合、无脑脊液漏,下肢基本恢复正常肌力,不过右上肢肌力较差,定向力较差,遂建议其转至康复医学科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6月12日住进三墩院区康复医学科病房,俞师傅短期内就取得了不错的康复效果。“我太高兴了,住到这里一个星期后,手脚状况就有了明显起色,已经能自己下地,自己上洗手间了。”俞师傅发自内心感激地说。
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朱悦红医师说,俞师傅刚来时,因为血肿压迫脊髓、神经功能损伤,四肢感觉、运动功能严重减退,为此,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林坚主任医师、副主任刘晓林主任医师、章睿副主任医师、朱悦红医师、王丹丹医师等专门成立了康复治疗小组,为其进行评估并设计、实施康复方案。浙江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周惠婷技师、廖兴技师为俞师傅的康复倾注了很多心力,为他进行评估并量身定制了三阶段康复方案:
1.恢复站立功能,予以上下肢肌力训练、呼吸训练、平衡训练;
2.恢复步行功能,予以平衡训练、上下肢肌力训练、呼吸训练、步行训练;
3.恢复生活自理功能,主要予以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穿衣写字等训练。
俞师傅在做康复训练
历时两个多月,经过主被动训练、神经功能改善治疗、肌肉力量增强训练、神经肌肉协调训练等一系列康复治疗,目前俞师傅恢复良好,只不过右手精细活动、左下肢脊髓损伤后异常感觉等方面还有进一步康复的空间,朱悦红介绍说。
生活自理不成问题
妻子带着女儿放心回老家去了
“能走路,能小跑,能自己吃饭,能自己洗衣服……正常工作和生活都没有问题,是医护人员让我重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俞师傅一再兴奋地表示。
自己缠绵病榻太久,一开始连下地的勇气都没有;站在省内最长的天轨系统下,害怕摔跤,迟迟不敢出脚,是天轨给了他360度全方位立体式保护,才从战战兢兢到走出坚实的一步又一步;不听使唤的右手,连夹个夹子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妻子一走开,自己就恐慌,是医护人员鼓励他摆脱心魔,扔球、打球……通过各种康复训练方式渐渐找回手部感觉。
俞师傅是宁夏人,大女儿在嘉兴读大学,小女儿被妈妈带在身边在宁夏老家上学。5月听说俞师傅出事,妻子火急火燎地从老家往杭州赶。
8月27日,妻子看到他不仅重新站了起来,而且四肢感觉、运动功能逐渐恢复,生活质量也有了保证,彻底放下心来。如今她已带着小女儿启程回宁夏老家,新的学期开始了,小女儿、大女儿都继续回到校园读书,俞师傅则打算继续留院作进一步康复后重返社会、重回工作岗位。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
传真:0571-85312322
邮箱:1445439526@qq.cn
扫码关注
浙江在线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