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健康网6月1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婧娴 通讯员 宋黎胜)随着气温的升高,有一种虫子一定要警惕:蜱虫,尤其是带“毒”的蜱虫!
“这种小虫最近又开始猖狂了。”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潘红英“下沉”到对口帮扶的天台县人民医院,会诊了一例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重症病人,而传播此病的媒介生物就是蜱虫。记者了解到,仅两个月内,天台县人民医院就已收治了6例这样的患者。
“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去年,浙江就有一家四口因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造成两人死亡两人命悬一线。
潘红英提醒,夏日到野外游玩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自身防护,游玩后出现不适要及时就诊。
大伯旅游归来被病击倒
60多岁的钟大伯,患有糖尿病多年, 5月下旬,他外出旅游到山里游玩了一趟,没想到两天后莫名其妙地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到39.℃,并伴有畏寒、头痛、全身酸痛乏力、恶心不适等症状。开始以为是感冒发烧,就自己吃了点药,结果并没有好转。
于是他到天台县人民医院就诊。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陈英俊发现,除了高热,钟大伯的血小板竟下降到了正常范围下限的二分之一(47*10^9/L,正常范围100×10^9/L~300×10^9/L),而且还在继续下降,其他情况也很不好。
尽管钟大伯一时说不清是否被蜱虫叮咬过,但参照已收治的多个病人的临床表现和上山旅游的经历,医生怀疑他患的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立即将他的血液标本送至天台疾控中心。果不其然,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显示结果为阳性!最终钟大伯被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经半个月对症支持救治后,钟大伯体温、血小板等日趋正常,精神也明显好转,如无意外本周就可以出院了。
“旅游一趟居然莫名其妙地发烧,说是什么感染病毒,吓都吓死了!”身体逐渐恢复的钟大伯,回忆半个多月来的可怕经历,仍然心有余悸。
事实上,仅4月至6月期间,像钟大伯一样患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来天台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就有6例。“通过‘双下沉’,省级医院与基层医院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入,现在这样的疾病在当地医院也可以治了。”潘红英说。
(图片来自网络)
被带“毒”蜱虫叮咬有生命之虞
潘红英主任介绍,蜱,是寄生在家畜、鼠类等体表的虫子,主要生活在森林、丘陵地区。它一般寄生在动物的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游离动物体后附着在草上,会叮人吸血。蜱虫吸血时把头埋入皮肤下,吸血时间可长达数天,吸饱血后自行脱落。发病季节绝大多数在4-10月。
“大多数人被蜱叮咬后仅会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较轻微。但蜱虫作为一种传播传染病的媒介生物,体内可有多种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如新型布尼亚病毒),常通过叮咬吸血使人患病。尤其是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潘红英说。
“虽然,最终得由疾控部门做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才能确诊,但万一被蜱虫咬了,或去过山区乡村后出现明显不适,就要重视起来,及时就医。”潘红英介绍,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患者最能自我感觉到的是发烧,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并伴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有的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症状,此外感染该病毒后还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肌痛、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另外,少数患者还会有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球结膜出血等,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抗病毒治疗,临床上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但如果及时发现,早期治疗,多数患者可以痊愈。
重症“蜱虫病”家属要注意防护
潘红英告诉记者,从接诊的重症病人来看,大部分叮咬发生在树林、低矮灌木林等处,因此,喜欢野外游玩的朋友(如暑期亲子乡村游),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久留要格外当心,做好保护措施:如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尽量不要穿凉拖鞋,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居民,应注意家居环境中游离蜱和饲养家畜身上附着蜱的清理和杀灭工作。
“在蜱类生活环境活动后,要及时检查身体上是否有蜱附着,重点是头部、耳后、腋下、腹股沟等皮肤薄嫩的部位。” 潘红英提醒,如有携带宠物的,离开时也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如若发现被蜱虫叮咬,不可强行捏拽取出蜱虫,可就近至医院处理伤口;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更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潘红英指出,蜱虫叮咬感染病毒发病,正常人通过接触该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呕吐物也可能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传人”。因此,特别提醒病人家属,尤其陪护的家人要注意自我保护,避免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或呕吐物。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
传真:0571-85312322
邮箱:1445439526@qq.cn
扫码关注
浙江在线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