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健康网5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尉洁婷 通讯员 王雪飞)“这个孩子不光经常和同学打架,而且每次打完架还会臆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儿院”)康复科主任李海峰停了一下,“总是臆想继续伤害同学。”说起这个一年多前几乎要被学校劝退的三年级男孩毛毛(化名),李海峰主任深刻地感到,社会上对于“多动症”的认识还是很不够的。
停不下来的“熊孩子”就是得了多动症吗?
“多动症是常见的小儿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育障碍一词说明这与先天发育有很大关联。”李海峰主任解释,很多人以为多动症的孩子很“熊”就是因为家庭没教育好,而实际上,多动症的孩子主要是在胎儿时期至出生后一岁半内,因为遗传基因、神经递质、免疫及环境等各种因素,导致了脑的部分功能发育不全,“虽然多动症与后天养育也有关系,但先天的神经发育障碍是主要原因。”
浙大儿院康复科主任李海峰
多动症的孩子一定是停不下来的吗?
“持续半年以上,多种环境下的注意力缺陷、多动或者冲动。”李海峰主任解释,首先是持续的时间,半年以上,这样排除了孩子因为一些事件引发的应激性的反应;多种环境下是指孩子不管是听课、看动画片、看书、吃饭、玩玩具等等多种情况下,都“坐不住”;注意力缺陷通俗来理解就是专注时间短,新玩具玩了一会儿就不想玩了;多动或者冲动多表现在社交环境中,孩子总是存在不听指令、集体活动中出现推人、插队等等行为。目前分多动为主型、注意缺陷为主型及混合型三类。
“其实多动症的发病率是不低的。”李海峰主任表示,在他的门诊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是多动症,目前中国大陆境内儿童青少年中多动症的患病率为6.26%,其中早产儿的比例超过20%。
为什么等上小学了才会发现孩子有多动症?
在我国,多动症的平均诊断年龄是6~7岁,恰好是孩子上小学的年纪,这也与多动症的症状相符合。
虽然是一种先天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但是多动症的很多症状是在社交环境中显现出来的。“3岁之前,孩子基本在家里没有太多的社交比较;幼儿园阶段,基本也以玩为主,稍微‘调皮’一点大家相对也会宽容一些;但到了小学阶段,由于多动症导致的注意力缺陷,会很明显地降低孩子的学习效率和有效学习时间,再加上社交上的行为异常,家长就会重视了。”浙大儿院康复科主任李海峰说,以前文提到的毛毛为例,毛毛就读于杭州的一所知名小学,刚入学时成绩中等偏上,但到了二年级时,不仅经常和同学打架而且成绩也明显下降。
多动症是先天的发育障碍,是不是治不好了呢?
“多动症也分轻、中、重三个程度。”李海峰主任解释,对于6岁之前的多动症孩子,以行为干预疗法为主,一般不轻易用药;而对超过6岁且中度以上的多动症孩子才会考虑药物加上行为干预疗法结合的方式——越早发现多动症,在行为认知上加以引导就越能帮助孩子建立合适的行为习惯,也更利于多动症的治疗;而对于8岁以上患严重多动症的儿童,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多动症的孩子本身就因为生物学因素导致自身难以控制的注意力不足和多动、冲动,如果家长能正确认识多动症,采取正向支持和包容,将很大程度改善这些孩子的不良行为和提高未来的成就。”
李海峰主任有几个值得推荐的行为干预小策略推荐:家长要给予孩子正向关注;正确理解孩子的行为,了解每个“行为”的目的;学会下达“有效指令”;对于好的行为进行记录并适合地强化、奖励;要想要管理孩子的情绪首先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无害的“惩罚”;建立家庭常规等等。
孩子有什么样表现时家长要警惕是“多动症”?对于多动症孩子我们在家庭养育过程中要如何正向引导?对于多动症的孩子我们还存在怎样的“误区”?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多动症的内容,
下周二(4日)上午9:30~10:30,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医直播小程序,预约直播,浙大儿院康复科主任李海峰,希望和你聊聊这些“不是不想听话”的孩子,希望大家都能正视多动症、减轻家庭的焦虑感、建立对孩子未来的信心。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