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健康网5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婧娴 通讯员 郭立文 郑家平)碘125粒子是一种微型放射性粒子源,照射距离短,植入到肿瘤组织中,在肿瘤内部进行放疗,肿瘤组织受到的辐射剂量高于常规外照射放疗的几十倍到几百倍,而周围正常组织受到的辐射剂量却很低。但要精准地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组织中,并合理分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这个难题正在被突破。
近日,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科邵国良副院长带领团队成员,利用3D打印模板导向技术成功地为一名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的患者实施了精准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制定放射粒子植入方案
近距离“狙杀”肿瘤细胞
边女士2年前患有宫颈癌,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还进行了放射治疗和化疗,不久前复查发现盆腔内复发。放疗科医师告诉她,因为她之前已进行过根治性放疗,无法再次实施放疗,只能接受化疗。然而,几个化疗疗程后,复查的结果却是肿瘤灶继续有增大,对边女士来说有如晴天霹雳。经推荐,她走进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科邵国良教授的诊室求诊。
针对边女士的情况,邵国良和团队的专家进行了讨论,最后为边女士确定了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的方案。由于边女士盆腔内肿瘤复发灶的位置紧靠膀胱和直肠,周围有血管,要将放射性粒子精准地植入肿瘤灶内并合理分布难度非常大。邵国良教授团队结合前期的了解,决定采用3D打印模板来实施该项治疗。
在CT机房,邵教授团队在技师的配合下,为边女士实施了3D打印个体化模板辅助下碘125粒子植入术,30分钟后手术结束。术后验证的结果显示,术前布针路线计划与手术实际操作完全相符,肿瘤处方剂量分布与术前制定的处方剂量分布接近一致,实现了放射粒子的精准放疗。
3D打印模板
助力粒子精准植入
邵国良教授表示,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对剂量分布要求极为严格,需要术前严格的计划和设计,而术中精准实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然而,传统治疗模式为术中徒手穿刺,全靠医生的“手感”和经验,很难能准确实现术前的计划,在剂量学上容易出现“冷点”和“热点”,且徒手操作时间长,增加患者CT射线量,也容易产生由于穿刺引起的并发症。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为解决粒子植入技术中遇到的难题带来了希望。“3D打印个体化模板是将每个患者术前定位时CT等影像数据输入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为患者量身定制出与其解剖结构、穿刺进针路径相匹配的模板。”邵国良解释说,术前精确设计靶区粒子剂量分布,术中按照设计好的每个针道的深度、角度及植入粒子的数目,避开血管、神经及脏器等进行精准的穿刺植入。3D模板的应用缩短了手术时间,使剂量控制得到了严格保障,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