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浙江健康网 > 原创新闻

直升机急救满10年 浙大二院告诉你怎么飞

“航空救护”浙江试点系列报道之一

2019年05月08日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尉洁婷 通讯员 方序

image.png

2009年浙二首例航空救护资料照片

  浙江在线5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尉洁婷 通讯员 方序 周昀洁)2009年12月3日,浙江舟山78岁的关大伯成了新闻人物:他是第一个通过直升飞机到浙大二院解放路院区进行救护的心肌梗塞患者。5个多小时的路程缩短到50多分钟,关大伯被抬下飞机直接送进已经准备就绪的导管室,浙大二院院长王建安为他实施了手术。

  10年过去了,在浙江“坐飞机去看病”的“航空救护”案例已经不再鲜见。2019年3月14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公布《航空医疗救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决定在北京、浙江等12地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浙江省包括浙大二院、浙大邵逸夫医院等4所医院和杭州市急救中心、宁波市急救中心等2家院前医疗机构列入试点名单。 

  在浙江,你能接受“坐着飞机去看病”吗?

image.png

浙大二院双院区停机坪

  飞得最早、飞得最多的“浙二模式”

  根据《航空医疗救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航空医疗救护试点包括医疗急救与医疗转运两部分内容。医疗急救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将病患者从事故或发病现场转移至医疗机构的飞行活动;医疗转运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将伤病者从一个安全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安全地点的飞行活动。

  浙大二院是这次国家航空医疗救护的试点医院之一,它不仅是浙江飞得最早的医院,也是飞得最多的医院。在浙二航空救护的时间轴上,有这样的一些数据和标志性的案例:

  截至目前,浙二累计实施救援飞行130余例,包括21例带呼吸机转运的重症患者,年龄最小的4岁,年龄最大86岁。

  在浙江省新开通26条空中绿色通道,飞行里程超过35000公里,飞行医疗救援任务的医院达53家。

  实现国内首例直升机联合民航器官快速转运。

  完成首次军地联合野外医疗应急救援全要素演练。

  空中急救例数、难度持续保持国内第一。

  早在2000年,省政府同意浙二航空救护项目立项,浙二现在是全国唯一一家双院区拥有合法起降点的医疗机构。

  但浙二的航空救护发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从2009年的实战首飞之后,直升机急救进入了停滞期,一直到2016年,我们才跨入到了一个新阶段。”浙大二院滨江院区副院长、浙二航空急救主要负责人马岳峰对记者说,“2016年的两件大事,让浙二的航空救护真正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2016年7月28日,浙大二院与中飞医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年8月14日,浙大二院牵头与解放军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等14家医院共同发起,54家医疗机构成立国内首个最大的空中急救医院联盟。

  就在空中急救联盟成立的当天,一位心梗患者由长兴县人民医院转运至浙大二院滨江院区,仅用时36分钟,并在浙二滨江院区顺利完成手术。

  “这次国家提出试点,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浙江经验,浙二与中飞合作的航空急救是现在浙江省内最早开启的航空救护模式。”中飞航空工业总裁钱嗣维如是说。

image.png

直升机转运患者

  怎么坐飞机去看病?一图读懂其中的“套路”

  飞机急救在浙江还不多见,浙二现在主要执行的航空救护项目是医院与医院之间转运患者。

  院级间如何转运患者?让我们看看马岳峰提供的示意图,来理解航空急救的步骤。

image.png


  看似清晰的航空急救流程,其实还有很多你所不知的“套路”。

  就拿航线报批来说,浙大二院医务部副主任潘胜东告诉记者,空中的航道其实是非常繁忙的,虽然直升飞机可以随时起飞降落,但是航道却不是随时都能飞的。而低空飞行又涉及到多个部门的管辖,所以直升飞机想要飞起来是需要空管、民航、军方等多个部门审批的。好在经过这些年各方的努力,空中急救医院联盟已经获批了一个覆盖整个浙江省及周边省市的飞行空域,初步形成了浙江省“1小时”空中急救网络,医疗救护飞行基本可以做到即报即飞,最快15分钟,平均半个小时,为急救争取了时间。

  除了要能飞起来,也要能落下去。中飞航空钱总坦言,近年来中飞在浙江建成了27个停机坪,其中包括浙大二院长兴院区首个标准化可实现夜航的停机坪,勘察了包括医疗机构、高速公路沿线、重大基础设施、旅游景点附近的4317处起降点,再结合不同的直升飞机大小,能够让飞机降得下去。

image.png

飞行医护在调试机上医疗设备

  坚持健身、上机严苛 飞行护士并非人人都能当

  “很荣幸我能成为浙江省第一批飞行护士,我现在业余时间坚持健身,因为飞行救护的工作强度其实挺大的。”33岁的陈芳是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急诊室护士,也是浙二首批飞行护士之一。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医生、飞行护士,不仅要求年龄在40周岁以下,有5年以上急危重症工作经验,对身体素质要求更是严格,体重不能过大,身高不能过高,更不能有恐高、眩晕等不适宜飞行的情况。因为直升机高速运行时,在狭小的直升机舱内,需及时发现患者在转运途中的病情变化,并与飞行员积极配合实施对患者的救护,以确保患者转运途中的安全。

  “上飞机前,女孩子头发全都要绑起来,身上不能有不固定的东西。”因为螺旋桨一旦转动,产生巨大的旋风,就算一个小小的发夹都可能让这次救援泡汤。

  除此之外,上机前再次确定各种仪器设备的备用状态,穿好专业的飞行服;接到患者之后不仅要实时监测患者的情况,还要及时记录下患者信息做好患者的转交接工作;飞行结束后还要将相应的仪器、工作日志做整理,但这些并不是飞行医护要做的全部。

  2016年起,浙大二院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空中急救联盟飞行医护培训大会,已经培训了300多位飞行医生护士,在他们的培训课程中,不仅学习国际直升机紧急医学救援概况、直升机飞行基础知识讲解等理论知识,也要学习直升机舱内医疗设备的使用规范、转送前准备与评估、飞行过程中患者特殊情况的处置和直升机紧急医疗服务患者地面交接等实践操作。

  航空救护的“机票”贵吗?未来还能飞得更好吗?

  “坐着飞机去看病”听起来是一件很“壕”的事情,但实际上费用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现在的直升机转运价格是3万元/小时,但中国人寿现在推出了每年600元的保险套餐,包含最高300万的意外险和300万的救援险;除此之外,还有慈善基金会的救助项目,2018年已经为43位贫困人群提供了免费的空中救护服务。

  2017年7月28日,丽水11岁女孩吴美良因为先天性右侧额颞部脑血管畸形,摔倒后血管破裂而陷入昏迷,浙二脑重症医学科胡颖红主任连夜赶到丽水,经过会诊评估认为脑内水肿加重可能有生命危险。

  家境贫寒的吴美良若是用救护车转运风险太大,最终在多方的努力协调下,配备移动ICU设备的空中急救直升机,不到1小时就将其转运到了浙大二院滨江院区——也正是这次及时的转运,让吴美良重获生机。


image.png

出院后,吴美良要求和救她的直升机合影

  “国际上救护直升飞机的标准是每百万人配备1架,而中国明显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这次试点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好的兆头,在浙江我们希望能够继续增加飞机数量,争取每个设区市能有2~3台。”在中飞航空钱总的设想中,增加飞机数量才能够在未来实现全民服务。

  为了更好地推动全省该项事业的发展,各县市至少需要建设配备燃油补给、飞机起降等必要设备的标准化直升机停机坪1~2个;此外,浙大二院也将探索开展现场救援工作,逐步实现从目前院际转运向现场救援的飞跃;同时发挥带头作用,指导并协助联盟单位组建一支涵盖急诊、重症、烧伤、中毒、感染、护理等学科专家的飞行医疗队。

  为了让航空救护成为人们群众“用得起”的医疗服务,探讨建立以商业保险为主、慈善基金为补充的费用分担机制,推广直升机医疗救援险也是“浙二模式”正在探索和实践的。

责任编辑:尉洁婷
标签: 飞行;救护;飞机;直升飞机;浙江;航空;急救;直升机;医疗机构;医疗救护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传真:0571-85312322
邮箱:1445439526@qq.cn
扫码关注
浙江在线健康网

©2018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