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健康网4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婧娴 通讯员 方序 童小仙 朱俊俊)在浙大二院滨江院区5G远程急救指挥中心,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强正通过指挥中心一台远程超声设备给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他通过操纵杆控制机械臂带动在西兴的B超探头进行远程操作,其探头与李强手中的操作完全同步,患者的图像、超声画面快速传递到指挥中心的屏幕。
“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体,怀疑脾破裂,需要手术,请立即安排救护车转运患者。”李强迅速做出判断。
此时,指挥中心的屏幕上出现了救护车的实时位置、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实时生命体征。
戴上VR眼镜,救护车内的全景360°无死角地出现在李强眼前,他一边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一边实时进行诊断。
与此同时,无人机正从血液中心将急救所需特殊药品配送至医院。护士通过手机扫码顺利取出急救物资。
待救护车到达医院,急救团队可立即投入到对患者的抢救中。
这是一场在5G智慧急救指挥中心内展开的模拟急救演练。未来,这样的场景将成为常态。
传输快、时延低
为急救抢占先机
5G时代来临,新的互联网技术如何赋能医疗,为急救赢得更多的“加速度”?
浙大二院急诊科主任张茂介绍,5G的优势体现在传输信号带宽大、时延低、定位精确上。它的传输速度是4G的10倍,端到端的延时通常稳定在10毫秒以内,仅为4G的十分之一。在医疗场景中,这意味着快捷与高效,特别是在院前急救时,可以为危重病人赢得宝贵的时间。
“我们希望在未来,一旦有急救事件发生,在不知道病人身份和既往健康状况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可以通过5G技术链接,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获取病人的信息和健康档案,结合病人这次的发病状况作出快速的诊断,及时制定抢救措施。院内的专家在诊断时可以‘身临其境’,使诊断更为精准。” 张茂憧憬。
据悉,浙大二院在全国首创了“多维度5G智慧急救绿色通道”,整合了5G远程超声、5G急救指挥平台、VR浸入式实时全景体验、远程高清音视频互动以及无人机航飞监控等多个子系统,借助5G网络建立起一条实时的数据互联互通的多维度“跑道”,实现无时差的隔空远程生命数据传递。
(1)5G远程超声:精准远程医疗的利器
远程超声可帮助优质医疗资源,特别是高端医疗人力资源的远程配置的下沉,让大医院专家既不离开自己医院,又能把日常工作开展到边远地区,实现对边远基层医院最大程度的医疗公平,切实推进远程医疗及分级诊疗工作。患者也能通过远程超声,在家门口就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随着5G时代来临,不久的将来,在高容量高速率低时延的5G网络支持下,远程超声系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对移动救护、急救灾难现场的远程超声扫描、诊断及处置,让院前院内医疗同质化、信息同步化,为患者的整体救治赢得时间。
(2)5G救护车:全国首创5G智慧急救移动单元
5G网络可以支持移动场景下大容量、高质量的医疗数据的实时传递,实现无时差、立体化、智能化的隔空远程生命数据传递。
在5G急救指挥平台上,救护车的实时位置、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实时生命体征都能集成展示,包括心电图,超声图像,血压,心率,氧饱和度,体温等,院内医务人员可迅速确定患者身份,获取病史信息,实现实时监测。
同时,指挥中心的专家戴上VR眼镜,就能看到救护车上的实时全景,全面掌握院前病人的情况,通过远程高清音视频互动系统与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交流沟通,指导急救。即便救护车在高速路上飞驰,也丝毫不影响数据的传输速度。
通过5G智慧急救指挥平台,患者还未到达医院,医院急救团队和专家团队就能提前做好抢救的准备,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
(3)无人机技术打通空中急救通道
5G通信技术不仅能将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无缝衔接,也能更好地支持急救物资的空中配送。在5G智慧急救指挥平台上,无人机航飞监控系统能实时定位和指挥无人机。今后,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机还能配送血液、检验样本、急救设备等,打通医疗急救的立体化空中通道,无人机的最大承载力为6千克,最快飞行速度可达16米/秒。飞行过程通过5G网络实现全程监视。
(4)“浙二好医生”:浙二互联网医院实现“院前—院后”闭环式诊疗服务
浙大二院自主建设的互联网医院“浙二好医生”平台,数据已经全部接入浙江省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患者在线就能复诊咨询、预约挂号、报告查询、影像调阅,更有药事服务平台、日间手术平台、远程教育等平台正在建设推进中。在不久的将来,患者能享受到“院前-院后”闭环式互联网诊疗服务,真正实现就医“最多跑一次”。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