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浙江健康网 > 原创新闻

缅怀“无语良师”:死亡不是结束 而是生命的延续

2019年04月02日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柴燕宏

  浙江在线-健康网4月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柴燕宏)在医学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老师,他们从不说话,也从没有教医学生任何一个治疗手段,但他们却被尊称为“无语良师”、“大体老师”,那是医学界对捐献遗体志愿者的最高称谓。 

  临近清明,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的400多名师生代表穿着白大褂站在纪念碑前,向他们的“大体老师”默哀致敬。

   那是一场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特殊对话。

P1010786.JPG

  最年长者是93岁的老将军

  而最小的才刚出生了几小时

  那块矗立在学校人体解剖实验室旁边绿茵地里的“无言师碑”,上面一共刻着108个名字。

  他们中,每一位都是为医学事业奉献大爱精神的逝者。最年长者有93岁的老将军,而最小的才刚出生了几小时。

IMG_8657.JPG

  “人体解剖实验课是每个学医的大学生的必修课,每年,医学院的师生都要在纪念碑前向‘无语良师’致敬。”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楼佳庆介绍说,“无偿捐献的遗体,主要供医学院学生进行人体解剖及医学科研使用。”

  杭师大医学院作为杭州市红十字会的授权单位,是杭州市第一家授牌具有接收遗体资质的单位。从2015年设立以来,在杭师大医学院递交遗体捐献登记表的志愿者共有386名,目前已实现捐献108名。

  “我母亲从出生就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出过家门,她死后把遗体捐献出去,就是想到外面去看看。我也想陪着她去看看,所以我和我爱人也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一位来自安吉捐献者的女儿说。

  楼佳庆告诉记者,这两年捐献人数逐年攀升,2015年只有个位,2016年有22位,2017年有35位,2018年有43位,这数量增长的背后,是“器官捐献生命永续”的观念在逐渐深入人心。

IMG_8733.JPG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手术刀有多快”

  向无言英雄致敬

  “在见到大体老师前,是很紧张的。”医学院大四学生陈滔和记者回忆了第一次看到“大体老师”的场景。“有很重的福尔马林的味道,但你内心会突然肃然起敬,那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味道。”

  解剖课是临床医学专业大三的必修课之一,同学们会把这些“无语良师”尊称为“大体老师”。

  第一节课上,老师不讲解剖学的知识,而是先介绍这些大体老师们的生平。同学们会被要求不能化妆,要统一穿着白大褂,课前集体默哀。

DSC06175_副本.jpg

  有时候,一节课大家会学习解剖一个身体的系统,解剖过后,这一部位便不能再重复使用。划开皮肤,然后再去浅筋膜、深筋膜,观察肌肉、血管、神经。“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手术刀有多快。”陈滔感慨。

  等学期结束,“大体老师”便实现了使命,由实验室送去火化。那时,就会依照亲属的意愿,安置捐献志愿者的骨灰,可以亲属领回,也可以安放在校园纪念碑周边绿地,绿色生态安葬。

  “作为一个医学生,感觉能回馈给‘大体老师’们的很少。只能通过日后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来回馈帮助过我们,用躯体作为教材的老师们。”或许对每一个医学生来说,他们与“大体老师”素未谋面,但却从不陌生。

  “捐献者是无言的英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们诠释了爱与奉献,也为更多走向医学殿堂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经验。”杭师大副校长杨磊表示。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大体老师;志愿者;医学界;无语良师;捐献;捐献遗体;遗体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传真:0571-85312322
邮箱:1445439526@qq.cn
扫码关注
浙江在线健康网

©2018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