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健康网12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柴燕宏)每周坚持坐四个半天门诊的葛琳仪教授,今年其实已经86岁高龄了,但面对病人她始终精神矍铄,说话中气十足,很亲切,没有丝毫大专家的架子。
“国医大师”,是全国中医界最高的荣誉称号。在浙江中医界,葛琳仪教授是继何任教授(已故)之后,第二位获得此项殊荣的名老中医。
她的中医生涯,可以说是浙江省中医药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历史缩影。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师徒协力,创新岐黄,惠天下苍生,这或许是她一生最好的写照。
“误打误撞”与中医结缘
周一上午,葛琳仪教授的名医门诊室外,候诊的病人及家属排了一长排。看完最后一个,已接近12点了。
说起自己的从医经历,葛琳仪笑称,自己与中医结缘有些“误打误撞”。当时,她弟弟身体非常差,经过许多方法治疗都没有起色,后来用了中医药才渐渐好起来。所以,她从小对中医就有好感。到后来选择专业的时候,想着就读中医学院吧。
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率先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四地成立了第一批中医药院校。当时还是浙江省建德第三康复医院护士的葛琳仪,经过刻苦努力,一举考入上海中医学院。
“当时,整个学院只有一个中医系,一共120名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我和同学们认识到西医正逐渐普及,有其优越之处,同样需要学习。”葛琳仪说,后来经过大家建议,上海中医学院连同北京、成都、广州四所中医学院一起,统一添加了西医基础课程。
学习期间,葛琳仪先后受到程门雪、乔仰先等良师的教诲,实实在在地看到了中医的临床疗效。经过6年寒窗苦读,到了1962年,葛琳仪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被分配至浙江省省立医院(浙江省中医院前身)中医内科工作至今。
60年行医见证疾病谱变化
葛琳仪的病人众多,呼吸道疾病、消化疾病、内分泌及疑难病,以及老年病是她的“拿手活”。在临床上,她倡导“三位合一”中医思辨模式,融辨证、辨病、辨体(质)为一体,强调辨体论治在中医治未病中的思辨优势;在用药上,她以简练、轻重有度为特点,主张以中为主、衷中参西。
1971年,为响应国家号召,葛琳仪主持了“浙江省防治慢性气管炎协作组”工作,先后对七叶一枝花、侧柏叶等52种药物进行了临床与药理研究,在对上万名慢性气管炎患者治疗基础上,制定了慢性气管炎临床分型及治疗规范,筛选出多种有效单味中草药及药方。
每次遇到社会上突发的各种疠气疫毒,如1988年甲肝大流行、2003年“非典”、2008年手足口病等,葛琳仪总是挺身而出,亲率省内名老中医根据疠毒之气致病特点,结合地域特征,研讨、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治中药处方。
“随着时代变化,疾病谱也发生了改变。”葛琳仪说,20世纪70年代,老百姓患慢性支气管炎的非常多,那时候主要生活条件没现在好,很多老百姓得了感冒咳嗽不会去看医生,有些慢慢拖成了慢性气管炎。
“现在大家健康意识强了,感冒咳嗽都会及时看病吃药,支气管炎的病人自然就少了。早些年,因为条件差,消化道出血、黑便的病人也比较多见。但现在的消化道疾病往往是因为吃得太好引起的。”
发展中医、传承中医,关键还是人才问题
“一定要很好的传承,不传承确实不行,传承是很好的形式。我们浙派中医有十几个派别,如果没有传承就都没有了,一定要传承下来。所以发展中医、传承中医,关键还是人才问题,还是要培养人才。”
葛琳仪说,中医思维的培养和传承,对于中医临床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培育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是名中医们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名中医们要积极担负起“为人师表”的责任,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充分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关于培养人才,应该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有字经典,要熟读四大经典着作;第二个是无字经典,就是口传心领,跟老师到临床看病。
多年来,葛琳仪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经验,传授给学术继承人以及年青一代的医师,培养并指导海内外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学术继承人58人,先后有21位专家被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省级名中医,还支持并培养了全国省级中医院第一位中药学工程院院士李大鹏。
目前,葛琳仪领衔的名中医研究院创新的“群师带群徒”等模式,已成为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浙江模式”,在各地推广开来。
葛琳仪表示,随着社会发展,中医学的传承发展也要不断创新,和时代接轨。这些都需要中医工作者潜心研究,以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中医药传承的各项工作,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探索形成中医药传承的新方法与新机制,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