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健康网02月15日讯(记者 柴燕宏 通讯员 沈雯 黄洁菁)白大褂、听诊器、手术台……对大多人而言,医生的世界,是那么地冰冷与理性。
而事实上,他们却是穿着最圣洁的衣服救死扶伤,做着最有温度的事。
浙江在线健康网特别推出“有温度的照片——仁心仁术感动瞬间”纪实摄影报道,通过镜头,传递温暖。
第六辑特刊,我们将镜头对准了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的白衣天使:
她们从没学过画画,却画出了最温暖的画;一支笔,抹去了孩子们的眼泪。
每天早上的8点,余杭区一院儿科病房里,孩子们的哭声就开始此起彼伏,那是每天固定的打针时间。
护士们开始忙碌起来,王智芳不停地在各个病房间来来回回。今年44岁的她,已经在儿科病房的这条走廊上来回走了25年。除了打针,她还会在每个孩子的留置针胶带上画上一只蝴蝶。
今年3岁的小布,前几天因为肺炎住进儿科。一听要去打针,小布立刻“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情绪越来越激动,王智芳面带笑容地弯下腰去,伸手扶起他的小手,用温柔的声音劝慰他,“小朋友不要哭哦,我们很勇敢的……你是不是最喜欢蝴蝶啊?”
说话间,针头已经落下去了,还没等孩子反应过来,王智芳已经拿出了口袋里的水笔,在小布的输液胶带上,画了一只蝴蝶。
也许是有点意外,眼泪还挂在脸上的小布立刻哽哽咽咽地安静了下来。王智芳说,她只会画一些简单的图案,再难一点就不会了。
刚开始,为了安慰病区里打针哭闹的孩子,大家曾经买过贴纸,可是后来发现,虽然五颜六色的贴纸很好看,贴在胶带上却很容易掉。有一次为了哄小朋友,王智芳答应在他打完针就给他画好多小星星,后来发现这招还挺管用。
“有些孩子问我,阿姨你会画海绵宝宝吗?我不会啊,那怎么办,只好凭记忆给他画个方块咯。”说到这里,她挺逗趣地笑了起来。
现在,走进儿科病区,每个孩子手臂上风格不一的卡通图案,已经成了一道最特别的风景。在儿科科室,每一个护士都会画动物、画小花小草,且每个人的风格还不一样,那是他们用爱留下的专属编号。
儿科,和别的科室最大的区别是,每个走进儿科病区的家长,都或多或少带着焦虑和不安。有时,一个孩子生病,四五个家长在旁边伺候,遇到护士接连几针扎不进去,站在一旁的家长难免心疼着急,甚至动手推搡护士。
王智芳说,他们也遇到过无数次。
对于这些,她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们都理解。换成是自己孩子,也会心疼难过。只希望可以用自己的认真专注,换来更多的谅解和宽容。
对住在儿科的这些白衣天使来说,孩子脸上健康的笑容,是他们最大的安慰与期盼。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