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t!#(记者 柴燕宏 通讯员 阮芝芳)白大褂、听诊器、手术台……对大多数人而言,医生的世界,是那么的冰冷与理性。
而事实上,他们却是穿着最圣洁的衣服救死扶伤,做着最有温度的事。
浙江在线健康网特别推出“有温度的照片——仁心仁术、感动瞬间”纪实摄影报道,通过镜头,传递温暖。
今天是父亲节,第14辑特刊,我们将镜头对准了浙江省新华医院血管外科的楼新江医生和他的几位“老父亲”。
记者第一次见到楼新江,是因为他的一封信。
这是楼医师清明节在家时,写给自己的一位老病友——91岁的楼绍宥老先生的。
5年前,楼老曾因足部缺血性溃疡在新华医院血管外科治疗。之后他就一直来找楼医生的门诊复查,病情控制得还不错。
但两年前,楼老的老伴不幸患了肺癌,从此楼老常常为老伴煎汤熬药、形影不离。随着老伴癌病加重,走路锻炼日渐减少,楼老的下肢动脉就又发生了闭塞,足部出现溃疡。但楼老坚决不肯离开老伴去医院治疗。
无奈之下,楼老的子女只得找到楼新江商量:能否让两位老人同住一间病房相伴住院。
楼老的病需要在血管外科治疗,而老太太的病则应该留在呼吸内科,两个病房并不在一个病区,这让楼新江很是犯难。但考虑到二老的心情,楼新江向医院提出了这个特殊的申请。
住院后,楼医生发现楼老的身体和精神已经大不如前:身形消瘦,耳朵也聋了;因为发生过一次小中风,神志时清时糊。双足部溃烂严重,已不能行走。老俩口隔床相望,互为怜恤。
楼老夫妇合影
时隔不久,老太太就病变去世了。因为少了老伴在身旁,楼老渐渐不安心于自己的治疗了,更是对自己的康复失去了信心,吵着要出院找老伴。子女们非常揪心,若是让楼老出院,开始愈合的足部伤口又会加重。
万般无奈下,楼老女儿再次找到楼新江,“楼医生,我爸爸最听您的话了!您劝劝他吧,我们总想让老爸再活些日子!”楼新江答应试试。
清明节那天,他在家休息,想着第二天就要上班了,他决定给楼老写封信。
“老人已经没有听力,平常交流都是写字,所以我决定写信。”楼新江说,楼老眼睛也花了,字一定要写得大,不敢潦草,规规矩矩的写。
“我有一个八十三岁老父,母亲也于三年前走了,我总是跟老父说:‘人到了这个年龄,是为自己活,更是为子女活,有您老爸在,这个家不会散。我们做子女的总惦记着这个‘老家’,有老家回是做子女的一种幸福。”
楼老看了信后,非常感动,他握着楼医生的手向他保证,会积极配合治疗,“为了女儿要多活几年。”
一个多月过去了,5月20日,记者再次来到省新华的十二病区,楼老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
与楼新江碰面时,他刚值完医院的24小时总值班,正在写交班总结。一夜没睡,两只眼睛有点肿。
昨天是周四,下午他一连做了三台手术。他说,到血管外科看病的一般都是老人家,动脉硬化、血管闭塞的病很多。他不放心把手术放在周五,周末如果他不在医院,就不能随时了解老人们的术后情况了。
平时只要没事,他就会到病房去转转。看看这个老人的脚,摸摸那个老人的脚。一动一静间,他们的心在慢慢靠近。
见到楼医师来了,张大爷每次都会笑,笑得像个孩子。张大爷的女儿说,其实她爸并不是楼医师的病人,但每次楼医师来查房,也总是会问几句情况,楼医师经常会跟老爷子唠唠嗑,知道老人家喜欢下棋,还会偶尔陪陪他。
如今楼老身体恢复很好,已经可以听到声音了。楼新江在他的耳边嘱咐,这两天要坚持在病房多走走,这样脚会好得更快。
在他办公室,一直挂着一副字:“仁心妙手、新华良宝”,他视若至宝。这是5年前,楼老出院时送给他的。
他说,他要对得起这8个大字。平时,在门诊也会遇见个别老人家,因为经济困难负担不起检查治疗费用,放弃看病。他得知后,都会劝老人家,“绝症病人都要坚持活下去,更何况你的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50、100、300……他就常常这样借钱给病人。到最后病人还不还,也从不计较。
这张照片,是他与中医肿瘤科庞德湘教授在下班后,开车两百余公里前往诸暨乡下,上门看望两位恶性肿瘤病人时留下的合影。他说,更多时候,病人需要的并非药物,而是肿瘤治疗后的康复理念,是信心和关怀。
每隔一个星期,不论再忙,他都一定会回趟诸暨看望父亲。除了医生,楼新江还是一名“网红”。平时,他也会在微信、微博上分享血管外科的健康知识和自己的一些所想所得所感。
在他的微博里,可以感受到他为人子的细腻情感。大概也是这份情怀,让他成为了许多老人心中的好医生,好儿子。
楼医师告诉记者,他写给楼老的信,得到了许多媒体的关注,感动了很多人。其实,这就是“将心比心”。对他来说,来找他看病的老人,都像是他的“老父亲”。如果可以让老人家们的晚年生活更舒服些,他自己也感到很高兴。
6月19日,是父亲节,他也给老父亲准备了一份礼物:一支录音笔。“我父亲一直想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有个录音笔就方便多了。”
记者离开前,病房里的“老父亲”楼老拿出了手机,说要给“儿子”好好拍张照。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