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药品价格总体保持了稳定,特别是一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药品,通过带量采购,医保的准入谈判,价格大幅度下降。”8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2015年以来,70%的常用药价格降低或持平,抗癌药等高价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18%。30%左右常用药的价格有所上涨,个别品种涨幅较大。针对常用药价格上涨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介绍说,今年4月以来,国家卫健委会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进行建立健全基本药物、急(抢)救药、短缺药和原料药等常用药保供稳价长效机制相关工作。
替代药品少“以缺逼涨”
近日,武汉市民陈爹爹在社区医院想开两瓶冠心病和心绞痛的“救命药”硝酸甘油片时,被医生告知暂时已无货,在跑了几家药店后终于买到,但价格相较之前有所上涨。长江商报记者走访武汉多家药店,硝酸甘油片供应确实出现短缺的情况。
不仅是硝酸甘油,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出现别嘌醇、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硝酸甘油等药品涨价断货或供应不足的消息。据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短缺药品超过2000个,药品短缺已成为相关部门及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对此,陈金甫也表示,缺少替代,容易出现“以缺逼涨”的态势。加之上游原料药垄断涨价。一些药品或者是原料药生产环节高度集中,原料药分销的渠道容易被控制,通过垄断控销来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同时,人工成本投入增加、产品质量水平提高、环保投入增加,也产生了合理成本的增支,对于历史价格低的药品影响较大。
“目前,随着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我国药品短缺矛盾有所缓解,大范围、长期性短缺情况较少,主要为暂时性、局部性短缺,今年各地建议国家应对处置的品种10余种,每个品种限定在个别省份,不具备普遍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坦言,“药品短缺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灵敏度还有待增强,我们要及时发现药品的短缺,灵敏度、及时性都要提高。”
针对此,我国加强短缺药品监测和分级应对,印发了《关于推动做好短缺药品信息直报工作的通知》和《医疗机构短缺药品分类分级与替代使用技术指南》,供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应对药品短缺时参考使用。今年以来,各级部门共牵头应对处置2万余条医疗机构上报的短缺药品信息。
允许企业直接挂网采购
“完善药品采购政策。对国家和省级短缺药品清单中的品种允许企业合理定价、直接挂网采购。”曾益新介绍,对替代性差、市场供应不稳定的短缺药品,采取集中采购等方式保供。
目前,药品短缺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灵敏度还有待增强。曾益新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要及时发现药品的短缺,灵敏度、及时性都要提高。虽然已经建立了覆盖公立医疗机构机构的短缺药品信息直报系统,但是原料制剂的生产、采购、使用等环节的信息还没有实行联通共享,药品的停产报告制度,卫健委还未能及时收集到信息。
一旦药厂因为某些原因停产了,一定会造成下游的药品短缺。曾益新表示,未来卫健委在药厂停产信息收集方面应该更及时,通过及时监测预警,及早发现有可能出现短缺的情况。同时,短缺药品采购和储备政策也需要完善。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短缺药品的原料药和制剂市场垄断的问题需要加大力度予以解决。目前发现,资本渗入短缺药品市场明显,营销商垄断现象增多,并且有从原料药向制剂等领域蔓延的趋势,成为药品短缺或者价格不合理上涨的重要推手。目前反垄断的罚款还难以起到有效惩戒和威慑作用,部分不法分子有恃无恐,调查取证也比较困难,现在的惩罚措施力度也不是很大,所以起不到足够的威慑作用,这些都是造成短期性或者局部性药品短缺的原因之一。
“下一步是完善药品短缺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推动解决监测应对不够及时灵敏的问题,我们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比如药厂停产,这些信息都应该及时采集。”曾益新介绍,完善短缺药品采购政策,推动解决企业不愿意供应等问题,以合理价格保证企业配送,特别是偏远地区配送,让企业要有合理利润。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原料药垄断,操控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
传真:0571-85312322
邮箱:1445439526@qq.cn
扫码关注
浙江在线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