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每一位医学生自步入医学殿堂起,都会宣誓希波克拉底誓言,许下对患者、对社会的庄重承诺。对患者而言,因为信任,他们将性命托付给医生;也因为患者这份信任,医患才能同心协力抗击病魔。
第二届“中国医师节”,浙江医院举行医师节庆祝活动,祝愿全院医师们节日快乐!
浙江医院党委书记严静教授表示,“中国医师节的设立,是对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鼓励和认可。医务人员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需要传承和弘扬。今年是浙江医院成立65周年,我们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让更多百姓获益,这是我们作为医生的职责。”
优秀医生代表谢海宝: 从医道路要牢记两个“不忘”
从第一天穿上白大褂的年轻医生,到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一个医生的成长,需要经过岁月的磨砺。
活动现场,浙江医院老年病科的谢海宝医师作为优秀医生代表,和现场的年轻医生们交流了自己多年的从医感悟。
谢海宝自1958年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后,致力于医学事业已60余年,自1971年进入浙江医院工作以来,他已在浙江医院奉献了48载。
谢海宝说,医师节的设立,是为了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当然,要做到这些非常不容易,就拿老年病来说,老年人机体衰退,往往集多种疾病于一身,病程长,病情复杂,用药多,容易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此外,老年人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降低,对自己的病情和症状往往诉说不清,再加上心理、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沟通上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诊疗时除了专业外还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服务精神。
“通过医师节,我们应该更好地反思,日常工作中如何做得更好。”谢海宝说,作为医生,在从医道路上要做到两个“不忘”。第一个“不忘”,是不忘记希波克拉底的誓言。要竭尽全力,采取我们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第二个“不忘”,是不忘记医院发展的历史。医院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医疗设备、技术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应更好地利用所学的知识,为患者解除病痛,提供更好的服务。
青年医生代表乔松:
每个岗位都是一种历练
浙江医院神经内科乔松主任医师是青年医生代表,他2005年来到浙江医院,先后从事了ICU与重保保健工作,他曾作为马里医疗队队员,参与了长达两年的援非工作,由于工作优异获得了马里国家勋章,他坚信自己的每一份付出都会有所收获。
去援非时,乔松医生的孩子才刚刚出生,虽然这个决定很艰辛,但他还是服从了工作安排,后来他得知,科室成员自发组织每天去他家中帮助照顾6个月大的婴儿近2个月。
在援非阶段,乔松医生主要负责医疗队里的重症医学科。那长达两年的援非经历,也使他的人生规划、理想有了改变。
有一次,一位在马里工作的同胞突发重症疟疾,而且是最严重的脑型疟疾。当时,人送过来时已经昏迷,各项生命体征也都不稳定,并发了肺部感染,病情很危重。
乔松医生所在的援马里医疗团队和马里当地医疗团队紧急会诊,共同制订了治疗方案,积极给予他应用抗疟疾药物,同时,加强护理,预防感染,对症治疗。整个抢救过程持续了近十天,这位同胞慢慢地恢复意识,体温也正常了。后期恢复得很好,又返回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医疗工作是神圣的。”参与抢救全过程的乔松医生至今仍深有感触,他说,无论在哪里,无论是什么病人,对医疗工作者都是一个挑战,但更是一个责任的体现。同时,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救回来时的成就感、喜悦感,大概是当医生最大的一个享受。
重症医学科荣获“人文爱心科室”
医术包括技术与人文,有时人文更重要
周一,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龚金仕主任医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第二个医师节庆祝活动,他所在的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被中国医师协会、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授予“人文爱心科室”。会后,龚主任感慨,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想办法多给病人一点诉说时间,多给病人一句暖心的话,一个暖心的动作,更是医者的使命所在。
重症医学科(ICU)或许是医院里最让人揪心的地方,这里的患者情况大多危重,这里除了滴答的器械声、医护人员的走路声,常常安静的ICU给人一种窒息感。但这里的ICU,却常常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温暖。
ICU的探视时间有限,家属们往往担忧、焦虑,为此,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特别设置了家属探视等候区,并制作了一些健康宣传手册或视频,生动有趣地介绍ICU环境、院感防控、常见ICU操作技术的宣传片,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由于ICU患者病情的特殊性,科室还提供个性化出院健康知识指导及患者回访,回访率近90%;每年春节时,都会送去带着全科医护人员爱心满满的手作祝福贺卡;连续五年,都会给患者送去生日祝福;科室定期会将治愈并回归社会的重症患者请到科室来交流。
科室的人文爱心还体现在团队成员之间,有员工身体不佳住院治疗时,科室领导第一时间都带队去探望;对有孕的员工,科室总是尽力照顾,适当减轻工作量;在科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全体员工充满朝气,大家都把科室当成第二个家。
作为科室主任的龚金仕更是言传身教,时时传递作为一位医者的“人文爱心”。从医三十多年,作为重症医学领域专家,他不忘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多次积极主动参加国家应急抢险卫生任务。
2010年的王家岭矿难、2011年温州“723动车事故”、2014年江苏昆山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只要接到政府指令性应急任务,他总在第一时间完成。
龚主任平均每年自驾4万公里在浙江省各地会诊抢救重症病人。昨天傍晚,记者联系他时,他正在赶往普陀会诊的路上。他给记者留言:“从医从不为了索取,医术包括技术与人文,有时人文更重要,这才是医学初心。此刻,普陀、新昌、嵊州3个病人等着我去会诊,尤其是普陀那个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需要上体外心肺支持(ECMO),注定今晚会很迟很累,但这是职责所在,为了病人,乐在其中。”
开展MDT大赛和微电影展示 提升医生多学科思维模式
在临床中,不少患者面对复杂的病情,以及多种多样的治疗手段,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同时,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涉及多个学科,每个学科的专家更多会根据个人的理解采取治疗。
在医师节前夕,浙江医院特地举办了一次MDT大赛,由各学科专家作为评委进行评分,上周五完成了所有参赛队伍的评比。昨天的活动现场,对本次大赛的获奖者进行颁奖。
浙江医院院长洪朝阳表示,医生为患者治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脑卒中治疗为例,涉及到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康复科等多个科室。MDT讨论目的是要为患者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在得到最规范诊疗的同时,也免受多次奔波之苦。举办MDT大赛的目的,就是要让临床医生具备多学科思维模式,为患者选择获益最大的治疗方案。
同时,MDT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受益的不仅仅是患者,更能拓宽、提升医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思维,提高诊治质量,进一步提升医生临床研究的能力。
在这次活动上,医院还开展了微电影展播及颁奖。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精神卫生科等7个科室的医务人员,将日常工作中的点滴记录下来,拍成微电影展现在大家面前。
洪朝阳院长说,微电影真实地记录了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包括如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如何对疾病进行诊断,如何为患者救治。通过这些画面,让人们对医生的职业有更多了解。
医务人员的“不忘初心”
是一切为病人着想
严静书记说,作为医务人员,最重要的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医务人员最大的“不忘初心”,就是一切为病人着想,尽自己的所能,尽自己的职责治好病人。
“在日常工作中,医生会碰到不同年龄、各种状况的病人,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病人,集多种疾病于一身,病情危重、复杂,对医务人员来说有时候的确挺棘手,可是一旦把这些危重复杂的病人治好了,对医生来说就是最大的满足。”严静书记说道。
浙江医院副院长曹永葆说,今年是浙江医院建院65周年,医院步入两院区飞速发展时代。“一分情怀、九分耕耘、百分医术、万分责任”,希望全体“浙医人”恪守希波克拉底誓言,秉承“敬业、务实、严谨、奉献”的精神,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把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从细微处考虑患者的需求,为大众健康“全力以赴”!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
传真:0571-85312322
邮箱:1445439526@qq.cn
扫码关注
浙江在线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