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钱江晚报8月7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郑琪 通讯员 汤婕 钱冰冰)每个人都谈癌色变,其实,癌症并不是我国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中风才是!
我国居民的死亡原因,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肺癌。
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统计,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中风,每5位死亡者中就至少有1人死于中风。
浙江省中山医院针灸科韩德雄主任中医师说,中风致残率极高,约80%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各种功能障碍,如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失语、吞咽困难、记忆减退、痴呆、抑郁等。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也就是常说的‘偏瘫’最为常见,早期的针灸干预治疗,对肢体功能的恢复能起到很大作用。”他说。
烧饭时晕倒突发中风
中风击倒了爸爸和一家人
75岁的陈大伯家住杭州滨江,平时除了血压比较高,也没什么大毛病。今年4月初,他在家里烧菜,突然感觉头晕,右手、右腿发麻,呼吸也显得急促。
被送到医院,陈大伯确诊为中风,接受了紧急治疗,命虽保住了,但留下较为严重的后遗症:右侧半边身子几乎没法动,话都说不清楚,更别说自理。
痛苦的不仅是陈大伯,自那天起家里也乱了套。
“母亲身子也不好,没法长期照料,我是独生女,父亲住院时我请了长假陪着,但很多陪护的工作他不愿意让我做。如果请护工,经济压力很大,我还有孩子要照料。”女儿说。
无奈之下,住在外地的婆婆赶来帮忙带孩子,女儿和女婿轮流照料父亲。住院一段时间之后,陈大伯病情未见起色,家人决定将他转到浙江省中山医院针灸科试试。“如果他能说话,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我们就很满足了。”
刚进院,同科室的一位病人给了一家人很大的信心。
萧山人张大姐,54岁,两个月前中风,发病时意识障碍,右侧身体不能动弹,但如今却神智清楚,言语清晰,右侧手脚都能完成抓物、踢腿的动作。
张大姐儿子说,因为和省中山医院医生熟,母亲一发病就送过来了,急性期时接受了必要的神经内科治疗,而及时的针灸干预对中风后的各种功能恢复帮助挺大。
陈大伯一家有了信心,但韩德雄医生还是强调个性化治疗。陈大伯入院时舌苔很厚、口气重、大便不通,再结合肢体障碍、言语不清的情况,他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恢复期的中风患者,治疗肢体运动功能异常,有特定的穴位,尤其是头部。”
经过近3个月的治疗,陈大伯如今舌苔情况明显好转,能说一些简单的话,肢体肌力评级从0级上升为2级。女儿感叹,要是早点用针灸干预父亲恢复能更好。
发病3个月内是治疗黄金期
建议针灸、康复“双管齐下”
随着求诊患者越来越多,韩德雄医生发现,脑中风呈年轻化趋势。据统计,我国中风患者平均年龄为65岁,比美国年轻了7岁,调查发现,35岁以下人群发生中风占总数的9.77%,以缺血性中风为主。
“长期熬夜、缺乏运动、高油高盐高糖饮食,都可能导致中风年轻化。”他提醒,中风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中风偏瘫患者恢复期长且可能伴有言语障碍,对心理和认知也会产生影响。
那如何减少中风后的后遗症呢?韩德雄医生说,中风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早期针灸治疗有利于尽早康复,半年之内是很好的恢复期,3个月内更是“黄金时间”。
浙江省中山医院针灸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由它牵头完成的浙江省重大公关项目中风病研究结果显示,针灸对偏瘫急性期、恢复期针灸治疗效果更好。对中风后吞咽困难、记忆减退、失语、痴呆、抑郁同样有很好的疗效。
“我们团队在充分吸收多种特色针灸疗法,如醒脑开窍法、靳三针疗法、百会长留针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分期诊疗,提出‘三位一体综合疗法’。”韩德雄医生说,从临床上来看,针灸治疗中风越早越好,而且需要辨证论治,联合康复 “双管齐下”效果更为理想。
如今,各方对针灸治疗中风也更为关注。今年5月14日,浙江省中山医院针灸科学科带头人方剑乔教授团队主持的“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和方案推广”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该获奖项目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省内多家三甲医院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其制定的诊疗方案在省内10家医院进行推广,培训人次超过2800人,应用住院患者3000余例,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及其家庭减轻了负担。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
传真:0571-85312322
邮箱:1445439526@qq.cn
扫码关注
浙江在线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