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浙江健康网 > 健康新闻

医耗改革直面价格虚高+暴利难题 多项政策排定时间表

2019年08月02日    来源: 第一财经新闻

  随着取消药品零加成、药品带量采购,药品费用增长速度放缓,加强医用耗材(下称“医耗”)管理成为新时期医改控费的重要内容。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下称《方案》)。《方案》聚焦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过度使用等重点问题推进改革,其主要措施描述为: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高值医用耗材虚高价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控高值医用耗材不合理使用。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按照医耗改革时间表:在2019年底将取消医耗加成,2020年底将执行带量采购;监管方面,我国将制定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和统一全国医保高值医用耗材分类与编码,以解决注册管理不规范以及流通领域混乱问题,同时要求制定医保政策同步跟进。

  中国部分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和过度使用问题持续存在,与其相关的治疗费用也十分昂贵,这已成为加重患者医药费用负担和因病致贫的重要原因。

  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有些高值医耗价格高达十几万元,且临床使用量大,血管介入、骨科植入以及口腔耗材更是重灾区。

  早在《方案》出台前,卫健委研究中心药物政策部门负责人傅鸿鹏及其团队就针对医耗领域做了详实的前期研究。

  “对我国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全流程进行政策梳理的结果显示,当前我国高值医用耗材存在生产注册管理不规范、流通领域较为混乱、价格管理不理想、临床使用缺乏有效的评估标准、医保目录准入滞后等问题。”傅鸿鹏对第一财经表示,短期内应加快完善价格项目、推行集中采购、完善信息编码、加强医生培训等;中长期来看,应推广卫生技术评估、改革支付方法、建设人员队伍,尤其需要理顺医院激励机制。

  傅鸿鹏团队研究发现,医耗领域在注册准入、流通管理、价格管理、医保支付以及使用方面都存在问题。

  在直接关系到患者医疗费用的医保报销层面,傅鸿鹏认为,“医保目录准入方法滞后于医疗服务需求。目前我国相当部分省份实行的仍是1999年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范围》规定的医保支付项目,难以满足患者临床需要。随着新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很多高值耗材是否纳入支付范围难以界定。”

  据其团队调查,医保部门决定高值耗材产品是否纳入报销范围,并确定报销水平。省级和市级政府为主要决策者,国家层面仅具有指导功能。确定医保报销范围的方法主要是排除法和准入法。目前多数地区对医用耗材采用排除法进行支付,上海、浙江、安徽等省份采用准入法制定报销项目。

  在支付方面,一般均设置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对高值耗材,一般还设置报销限额。不同地区报销限额不同。一些省份按国产、合资和进口设定不同报销比例,如浙江省按耗材产地设置不同的个人自理比例,国产5%、合资15%、进口20%,引导患者理性选择。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一些省市在按病种或DRG付费改革中,将高值耗材纳入了打包支付范围。

  “医用耗材技术专业性较强,难以建立统一的技术审评标准。这一特点导致医院在耗材准入、采购等环节只能依靠院内少数技术专家,难以建立有效的评审制度以保证客观性和合理性。”傅鸿鹏对第一财经表示。

  虽然医耗改革关键问题已经列出时间表,但是傅鸿鹏仍然有所担忧。他认为:“由于行业的多、乱、杂,改革难度大,其次可能会出现医生阻碍等。”

  傅鸿鹏建议,我国加强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既需要针对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也需要着眼长远开展基础性工作。短期内,一要从价格和费用控制入手,完善价格项目设置,推行招标、谈判等实践证明有效的价格形成方法;二要从使用入手,鼓励使用同类产品中的低价产品,制定临床路径,规范耗材使用的条件、种类和数量,对医生加强技术培训,减少医生对耗材产品的个性化使用;三要完善编码体系,建设信息平台,促进信息透明。

  从中长期来看,一要改革支付政策,推行打包支付,创新产品追加支付;二要建立技术支撑体系,推动形成以卫生技术评估为基础的准入、使用和定价支付等方法;三要发展国产替代性产品,推动价格竞争;四要建设高值耗材管理的组织体系和人员队伍。此外,尤为重要的是调整医院激励机制,调动医院控费动力。

责任编辑:陈雨笛
标签: 医用耗材;耗材;管理;支付;采购;药品费用;重要内容;改革;放缓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传真:0571-85312322
邮箱:1445439526@qq.cn
扫码关注
浙江在线健康网

©2018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随着取消药品零加成、药品带量采购,药品费用增长速度放缓,加强医用耗材(下称“医耗”)管理成为新时期医改控费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