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喜欢你,我只是还不想结婚……”
年关刚过,带着男友回家过年的小丽(文中人物除专家外均为化名)松了一口气,一年一度的“逼婚大战”终于平稳度过了。没想到的是,从老家回来后,男友却向她提出分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小丽这样的情况不是个案。在即将走进婚姻殿堂前,不少情侣选择了分手,理由是还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
事实上,“恐婚”已成为当今未婚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尤其是85后、90后“白领”。一项社会调查显示,22.3%的未婚适龄青年认为自己存在“恐婚”倾向,45.7%的人认为自己身边就有“恐婚族”。同时,有51.7%的被调查者认为“恐婚”是正常现象。
个案
春节拜访完亲友,小情侣却面临分手
小丽和男友交往快两年了。过年回老家的时候,小丽爸妈看两人感情挺稳定,带着他们把家里的亲戚看了个遍,叮嘱他们尽早定下婚期。
“我觉得婚姻离我还很远,我在两年内都不会有结婚的打算,也不愿意耽误你。”回到长沙后,小丽的男友竟然提出了分手,他表示,想到结婚要做的各种准备,还没开始就觉得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着小丽男友这样想法的年轻人还不少。
31岁的小王是独生子,和父母关系很好,出国留学回长沙后在一家国企上班,收入稳定,朋友也不少,但恋爱和婚姻对他似乎没什么吸引力。小王拒绝谈恋爱结婚的理由很简单,他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没必要找个人来约束自己。
“我很享受一个人的生活,干吗一定要谈恋爱结婚?”每当父母问他怎么还不找女朋友,小王总是这样回答。小王还说,一个人面对繁忙的工作都够累的,看着身边在谈恋爱的朋友,觉得他们更累。
分析
恐婚多因害怕束缚或曾受到伤害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专家、主任医师蔡溢表示,小丽男友和小王都是因为从心底害怕被束缚,渴望自由的生活而拒绝婚姻。
“婚姻恐惧症的出现有其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蔡溢表示,第一是社会因素,现实社会给现在的年轻人带来较大的压力,如结婚要准备房子,不仅会花掉大部分的积蓄,可能还背上沉重的房贷压力,结婚聘礼、酒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是一道很高的门槛。一旦条件无法达到,就容易出现不愿意结婚的情况。
第二是心理因素。社会舆论对婚姻生活的负面宣传是“恐婚”的起因之一, 这种社会氛围使得部分未婚男女产生心理阴影,对婚姻失去信心,认为与其结婚后遇到这类让人痛苦的情况,还不如不结婚。
此外,一部分高学历女性收入稳定、独立性强,她们中一部分人觉得结不结婚无所谓,因为不需要依靠婚姻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专家表示,“恐婚”在每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但是以涉世未深的年轻人、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以及思想前卫的都市白领占绝大部分,他们往往具备较优越的个人条件。在中年群体中,也有部分人具有恐婚心理,他们的心智已经成熟,恐婚的原因大多是曾经失败的婚姻造成了心理障碍,为了让自己免受伤害,不会轻易地在婚姻面前就范。
建议
充分沟通,调整不合理认知
一旦出现恐惧婚姻的情况,该如何调整?蔡溢建议,克服恐婚心理,沟通是第一要务。年轻人可以和长辈沟通,把自己对生活的规划和父母说说,消除长辈的担忧。长辈也应尊重年轻人的选择,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以免年轻人产生“被催婚”的焦虑情绪。同时,恋爱中的男女双方应该充分沟通,缓解面对即将进入婚姻的恐惧与焦虑,增强对婚姻的安全感与信任感。
其次,要调整不合理的认知。如果父母婚姻失败或感情不好,有可能会影响孩子对感情和婚姻的态度。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年轻人,应尽早摆脱家庭对自己的不良影响,多与同龄人沟通交往,培养对婚姻家庭生活的自信,争取早日找到自己满意的另一半。
“严重的恐婚是一种心理疾病。严重恐婚者思想比较偏执,与心态有很大关系,他们大多有完美主义倾向,过度放大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产生恐惧和逃避心理。”蔡溢表示,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到医院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系统的检查具体分析产生婚姻恐惧症的原因,并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调整。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