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浙江健康网 > 健康新闻

浙江援非医疗队 — 《战狼2》里的援外医生原型

2018年08月16日    来源: 浙江之声     记者 王娴

  吴京的《战狼2》,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火爆的战争场面让观众看得血脉喷张

  不知道你是否还记着整个撤侨故事中有一个重要人物——援非医疗专家陈博

  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浙江也有这么一群人,跨越千山万水,奔赴沙漠古国……1968年起,浙江先后承担了向非洲国家马里、中非和纳米比亚派遣医疗队的任务,已整整50年。其中,援马里医疗队开始1968年2月,这期间从未中断。他们的故事值得重温,他们的身影最为动人。

3333.png

  上阵父子兵

  援外医疗前赴后继

  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程军,病人们都会亲切的喊他程大哥。在乐观、爽朗的背后,谁都不会想到选择从医,对于程军来说却是源于一次痛彻心扉的意外。

  1984年,程军的父亲程纪中作为我省第四批援中非医疗队队员出征。 1985年,在一次医院电路抢修中不幸殉职,独自长眠异国他乡。

  噩耗传回杭州,当时才17岁的程军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这年参加高考的他毅然选择报考医学。2000年8月,已是一名脑外科医生的程军继承父亲遗志,成为了第九批援中非医疗队队员。首次踏上非洲土地,首次祭拜了安葬在中非姆拜基省医院的父亲。

  “从85年到2000年,整整过了15年啊。跪在父亲坟前说,父亲,我来了,我来看你了,母亲身体好,我也成家了,不要担心。父亲没有完成援外任务,就把父亲未完成的这个援外工作,把它有个句号。”

22.png

  先进眼科技术带入马里

  造福百姓

  此刻,在13000公里以外的尼日尔河畔,第25批中国援马里医疗队的25名队员继续着未完的使命。

  让人高兴的是,这次援助终于把几代人的努力---眼科技术带到了这里,队员周天安医生今年2月在当地完成了第一台眼科手术。

  他说,现在每天都能看20多个病人,空余的时间自己都会教助手阿拉玛更多的临床经验。希望我们带给受援国的不是一年又一年的外部救助,而是一代又一代的技术自立。

马力.png

  “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更希望是把我们的这种国内的医院的这种管理理念以及医院的经营理念带给他们,为他们培养他们属于他们自己的眼科人才,让他们能够在马里医院通过自己把眼科好好地建设起来。 ”

  现在浙江援建的马里医院已基本成为一所科室齐全的国家级医院。医疗队除日常诊疗外,只要条件允许,就会下乡义诊,因为现在马里40%的人还没用上电。

  今年2月,当医疗队到离马里首都巴马科600公里外的卡伊医院义诊时,有位73岁的老人拿着珍藏了15年的一角人民币,寻找一位“浙江恩人”。

444.png

  拿一张一毛钱老人来感谢浙江恩人

  马里医疗队队长余仁桥

  “这个老人叫阿卜杜拉耶,坐着轮椅来的,93年的时候一场车祸导致小腿骨折,跟家里人说一定要见见中国医生,硬要家人送到医院,当时主刀医生碰巧兜里掏出一角人民币送给了当做纪念,跟我们讲他这个腿的故事,拿着这个纸币向我们表示感谢。”

  常年高温的马里,沙尘频繁、蚊虫肆虐,医疗队员毫无畏惧;突如其来的武装冲突,更是几次让医疗队陷入险境,但医疗援助从未缺席。

  前几年浙江出资援建了一条公路---浙江大道后,医疗队驻地到马里医院的交通便利了许多但物资仍旧匮乏。为了节约“生存”成本,医疗队在驻地特别开辟了一片菜园。医生周天安说,这样,驻地更像家。

  “它的气候跟国内不一样,只有雨季我们现在这个季节才能种的出蔬菜,就是蔬菜很缺乏。种菜的话寄托的是一种对家的想念吧,种了菜以后感觉这里就像一个家。”

5555.png

  驻地菜园收成不错

  这几年,医疗队搬家、迁移多次,驻地的环境变了、地点变了,但驻地食堂墙上的有一面五星红旗从未改变,国旗上方,“祖国在我心中”这六个醒目红字一直都在。

  队长余仁桥说,这句话给了队员坚守的动力。最近他们还专门竖了一个国旗旗杆,定期举行升旗仪式。

  “现在网上流传一句话,出了国的人更爱国。我们举行过两次升旗仪式了,看到我们的国旗,有时真是忍不住这个眼泪,就在眼眶中,更加亲切和一种心理的一种安慰。”


责任编辑:叶路
标签: 马里;马里医疗队;浙江;驻地;先进技术;援非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传真:0571-85312322
邮箱:1445439526@qq.cn
扫码关注
浙江在线健康网

©2018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