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项目背景
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对时效性的要求也极高,愈早进行诊断和治疗,抢救效果就愈佳,同时能大大降低总体的医疗费用。对于急性脑卒中、急性心梗、急性创伤等患者,抢救的窗口期尤其短,急救中的延误很可能影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对于这些危重患者,优化患者发病到救护车将患者送达医院之间的院前急救转运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转运途中一般只能做到生命体征的本地监测和记录,与医院的沟通主要依赖语音通话或图片传输,院内急救团队无法实时、全面地把握患者病情,患者到达医院后仍需进行交接、诊断和手术资源调配,极有可能延误宝贵的抢救时机。同时在国内,院前急救模式在各个省市间有较大的差异,急救网络的规范和协作还需要进一步的建设。大部分该领域的研究仍局限于概念设计,缺乏技术支撑和实践纠错,或者仅在医院内部范围应用,在区域化的协同推进方面仍有困难。
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发展远程医疗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满足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的重要举措。为响应“最多跑一次”改革,力争解决群众就医体验中最深刻和最急迫的需求,实现“急救更快速”的目标,达到最佳抢救效果,必须要依赖稳定高速的通信网络,保障救护车与急救指挥中心之间准确、全面、实时和连续的信息共享,同时提供远程专家能够实时监控、指导甚至着手诊断的硬件条件。
即将投入普遍使用的第五代通信技术(5G)以其高速率、低时延、大带宽,支持万物互联和边缘计算的特性,能够满足救护车在高速移动场景下的实时生命数据传输、语音视讯交流、远程超声机器人诊疗以及VR实时全景传输等需求,真正在院前急救单元和医院、专家团队之间搭建无缝沟通的信息桥,提升急救工作的速度和精度,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这此基础上能够建立起高效精准的智慧急救医疗网络,实现更大区域范围内实时、稳定、连续的信息交互,切实推动区域医疗协同合作,保障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有效提高区域整体急救医疗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 建设过程
本项目基于5G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从疾病监测、发病报警、院前转运、入院诊疗、院后复诊的全流程闭环智慧服务,让患者更早地获得全方位、高质量的急救和诊治,并引进无人机自动快速转运急救物资,探索未来医疗急救服务的新样板。
项目核心部分,即院前急救过程中通过5G网络实现的远程指挥,由浙大二院组织医疗急救专家和相关参与单位的技术人员讨论,梳理院前急救(救护车)、院前急救-院内急诊联系的场景需求,包括救护车内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超声图像、车内全景图像在内的多路视频信息采集和传输,高清视频对讲及多方远程会诊,以及远程超声检查、车载无人机系统。由浙大二院提供救护车及车载医疗设备,华为公司提供车载/院内的视频采集和远程会诊系统,华大集团提供远程超声系统,迅蚁公司负责无人机系统,中国移动解决5G基站建设、车载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客户前置设备)等通讯设备。依次开展方案设计、单项技术测试、上车调试和集成调试阶段。
研究团队在2017年10月正式启动5G救护车的设计;2018年3月启动5G远程急救各单项技术的测试,包括5G远程超声机器人测试、5G全景实时VR测试、网联无人机航飞试验等模块;6月获得工信部绽放杯5G应用大赛一等奖;9月完成5G救护车的改装,11月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展示。2019年2月在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架设局部5G信号,同期车内5G全景实时VR测试成功;3月完成杭州滨江区西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沿线7个5G基站的铺设;4月完成指挥中心平台建设,4月8日在浙大二院滨江院区与西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城市道路上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全程5G网络支持的救护车实战演练,建设进度见图1。
图1. 浙大二院5G院前-院内急诊医疗服务平台建设进程
三、 项目内容
(一) 项目概述
5G急救全流程主要包括5项核心环节:
l 在居家环境、基层医疗机构等多场景建立智能监测网络,一旦险情发生,能通过AI技术及时识别患者身份、病情,上报急救中心,调配急救资源;
l 在患者转移到医院的过程中,5G救护车上的监测设备能通过5G网络将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实时传送回医院,院内急救团队实时监测,结合急救指挥平台系统查询得到的患者病史制定抢救方案;
l 车载无人机在5G网络的精准导航下,先于救护车将患者血液、生化样本送回医院,提前进行化验、诊断,或运送缺少的特殊急救药物等物资,为入院抢救患者提前做好准备;
l 利用VR技术和远程B超机器人,专家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实时掌握患者病状,实现远程指导;
l 患者到达医院后急救团队可立即投入抢救,无需再进行病情交接、化验诊断,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病人通过专科团队的诊疗康复出院后,可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进行在线复诊、咨询。
图2.多维度5G智慧急救流程图
基于5G网络的远程智慧急救,整合了AI监测、远程超声机器人、实时VR、无人机物流等多项创新互联网科技,优化了从发病转运、急诊救治、院后康复的全流程,为急救赢得新的“加速度”。如图2所示,建立智能监测网络后,AI将能及时识别患者身份、病情,调配急救资源;转运途中,患者基本信息、动态生命体征、救护车实时位置等数据都能同步传回院内,医护人员能提前为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制定抢救方案,专家也能利用VR眼镜和高清音视频互动远程指导抢救,甚至利用5G网络实现异地机器人操作的远程B超检查;车载无人机在5G网络的精准导航下,能先于救护车将患者血液、生化样本送回医院提前进行化验、诊断,或快速运送急救物资,杜绝路面交通拥挤带来的物流延迟;患者到达医院后即可立即接受抢救,无需再进行病情交接、化验诊断;患者通过专科团队的诊疗康复出院后,可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在线复诊、咨询,获得全流程的优质医疗服务。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
传真:0571-85312322
邮箱:1445439526@qq.cn
扫码关注
浙江在线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