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新期望,共创共享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推出“奔跑2019——浙江厅局长访谈录”,回顾过往,展望未来,用辉煌的成就鼓舞人心,用美好的前景催人奋进,用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点击进入汇总专题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曹启峰:
数据和服务跑起来,专家和医疗资源沉下去
2019-04-03 16:14

如果说2018年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践哪个领域最有成效,医疗服务领域的改革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不仅入选了全国2018年度医改十大新举措,在实际数据上,省市级医院高峰排队平均时间从8分钟缩短到3分钟,门诊和病区智慧结算率分别达到75%、67%,95%的三甲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

如果说“最多跑一次”带来的是跑起来的数据和服务,那县域医共体、“医学高峰”计划和“卫生健康数字化”则是从上到下办好的“关键小事”。

近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曹启峰作客浙江在线演播室,和网友们畅聊了浙江卫生健康领域的诸多热点话题。

文字实录

  最多跑一次:跑起来的数据和服务,沉下去的专家和医疗资源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推出的“奔跑2019-浙江厅局长访谈录”,我是李楠。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曹启峰作客我们的演播室,曹主任您好,欢迎您。

  曹启峰:主持人你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曹主任,如果说2018年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践哪个领域最有成效,医疗服务领域的改革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不仅入选了全国2018年度医改十大新举措,在实际数据上,省市级医院高峰排队平均时间从8分钟缩短到3分钟,门诊和病区智慧结算率分别达到75%、67%,95%的三甲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曹主任能否为网友们介绍下在“最多跑一次”领域,省卫生健康委的一些工作成果?2019年,“最多跑一次”依旧是省卫生健康委的重点工作之一,那在2019年,全省的百姓又将从哪些方面享受到“最多跑一次”医疗服务领域改革的哪些红利?

  曹主任:去年1月,车俊书记在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会上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要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省卫生健康委率先响应省委要求,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痛点堵点难点,积极谋划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方案。去年,孙春兰副总理在浙江调研期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回顾一年来的改革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改进了效率。

  把“智慧医疗”贯穿于院前、院中、院后服务全流程,用“机器跑”“数据跑”“网上跑”代替患者跑,有效构建了全程一体、协同高效、连续闭环的诊疗服务新模式。预约挂号实现“全省通”,建立“浙江省健康导航”平台,整合全省所有医疗机构App并统一号源池,网上开放号源达80%以上,其中40%号源优先开放给基层。付费结算实现“全院通”,积极推广自助结算、诊间结算、床边结算、移动结算等多种结算方式。院内服务实现“自助通”,推出了检查检验报告自助查询、轮椅自助租借等多种服务,省、市级医院检查检验报告具备2种以上智慧查询方式的比例达98.5%。

  二是提升了质量。

  做强县级医院这个“龙头”。发挥城市医联体、医疗集团等的技术辐射作用,加快县级强院建设,建好县级胸痛、卒中、创伤等六大中心。做优乡镇卫生院这个“基站”。优先保障人财物配备,强化乡镇卫生院急救、全科医疗、儿科、康复和中医药等服务。做实家庭医生这个健康“守门人”,把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与健康管理衔接起来,打通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

  三是优化了服务。

  设立一站式预约中心,分时段精准预约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设立门诊综合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办理、一站服务、一章管理”;设立投诉沟通中心,全面推广医务社工与志愿者服务。目前,三大中心设置比例已从34.82%升至100%,志愿服务基本实现院内全覆盖。着眼于实现诊疗更精准,大力推广日间手术,倡导微创手术一日出院,畅通向下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渠道。去年,全省三级医院日间手术量达到了25.8万例,占三级医院总手术例数的11.4%。同时,完善常态化、个性化、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努力让疑难复杂疾病患者一次就诊,就能达到多次治疗的综合效果。着眼于实现运行更通畅,积极探索“云胶片”“无感支付”“刷脸就医”等新技术新项目,大力推广“基层检查、上级医院诊断”,县(市、区)远程检验、影像、心电、病理等应用基本实现全覆盖。去年,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影像、病理和心电诊断超240万例。

  四是转变了作风。

  省卫生健康委建立了工作专班,组织机关干部468人次“模拟患者”到医院暗访体验、全员“找茬”揪“问题”,累计提交体验报告240篇,意见建议848条,其中98%以上得到落实。将10大措施细化为130多项指标,全省155家医院纳入监测,每周监测、两周通报一次。建立省级医院“心”级指数排名,每月向媒体公布。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努力争当“领跑者”。

  一是“抓标准规范”。

  在去年的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率先推进改革,成为全系统的标杆样板,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被省跑改办专刊宣传推广。省卫生健康委将以浙医二院为参照,进一步总结提炼各地各单位的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把好的流程和机制固化下来,变“倡导性要求”为“刚性约束”,把“盆景”连成“风景”。

  二是“抓外延拓展”。

  一方面推动改革向基层延伸。今年要覆盖到所有县级医院,预约诊疗、智慧结算应用、出入院一站式服务等一些项目甚至拓展到较大规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另一方面是推动改革向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延伸。推进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智慧化,打通信息资源,建立方便、安全、温馨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

  三是“抓内涵丰富”。

  2019年,我委将推出“基层看病更放心、疫苗接种更透明、检查检验更省心、刷脸就医更便捷、出生服务一体化、医事服务一站式”等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十大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推进,定会给群众带来更快捷、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体验。

(记者 尉洁婷 主持人 李楠 编导 田翔宇 何畅 摄像 朱骅超 张鑫)

  县域医共体“医学高峰”、“卫生健康数字化”:做好“关键小事”方成大势

  主持人:除了最多跑一次,在2018年浙江省政府改革创新项目中,县域医共体也是重点突破改革项目之一。那在今年,浙江的县域医共体在协调各方、深入改革、增强百姓获得感上,将如何打造县域医共体的“浙江模式”?

  曹启峰:作为“双下沉、两提升”的升级版,我省于2017年10月在11个县(市、区)启动了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2018年9月,省委、省政府在德清召开了现场推进会,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亲自动员部署,要求全面推开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县建成县域医共体列入了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下一步,我委将确保到年底,具有浙江特色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县域基础初步夯实。

  一是理顺县域医共体的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

  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制定“三张权责清单”,厘清医共体管委会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与医共体、医共体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之间的权责分工,明确政府管什么、医院干什么,做到“既要管好、更要放活”。

  二是完善县域医共体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

  重点加快“三项工作突破”,第一,创新全员岗位管理,制定统一的岗位设置方案,科学配置岗位资源,向基层特别是偏远山区、海岛倾斜,打破单位、层级和身份区别,实现县域医共体内人员统筹使用、合理轮岗和有序流动。第二,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会同医保部门建立健全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结余留用、超支分担机制。第三,构建县域分级诊疗制度,明确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制定基层、县级和向外转诊的分级诊疗目录和管理办法,在县域医共体内首先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连续诊疗模式。

  三是整体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重点强化三方面能力:基本医疗服务方面,主要以县域就诊率、基层就诊率、县乡诊疗清单为核心指标,实施县级强院建设,力争90%的牵头医院达到县级强院标准。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主要以当地居民健康水平、重点慢性病管理率和控制率、重大疾病发生率、辖区人均卫生费用支出等为核心指标,真正确立以“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家庭医生服务方面,通过专科与全科团队联合、基本与特色服务包结合、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与健康管理衔接,让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健康和费用“双守门人”。

  主持人:在2018年,从医学技术、医疗质量到医学转化创新,浙江不仅成为全国的典型和试点,也多次被作为典型在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上进行典型发言。2019年,省卫健委提出了要实施“医学高峰”三年行动计划,这不仅要求医院创一流,也鼓励创新团队发挥更大的作用,曹主任能否为我们详细解读下“医学高峰”计划?

 曹启峰:浙江病人外流到省外就医数量位居“全国前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一条,我们的城市大医院尤其是省级大医院,与北京、上海等地高端医疗水平存在明显差距。省卫生健康委制定实施“医学高峰”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创新力、技术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医院、团队和平台,拔高医疗卫生服务“金字塔”的塔尖。总体设想是建设“三个一流”:

  一是建设“一流医院”。

  在省市级医院和部分县级医院中遴选50家左右医院,聚焦临床疑难重症诊疗水平、临床医学研究水平和医学人才培养能力。

  二是建设“一流团队”。

  按照“培养一批、选送一批、引进一批”的思路,实施“325”高层次卫生人才倍增工程,力争三年内,卫生领军人才达到60名,国医名师达到30名,3~5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三,8~1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十。

  三是建设“一流平台”。

  加强医学中心、医学研究中心、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疾病诊治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积极争创国字号平台,明确成果产出要求。对一些零产出、低产出、假产出的平台,建立淘汰退出机制。提升中国(浙江)卫生健康科技研发与转化平台集成化、实体化、产业化水平。

  主持人:浙江是全国首个信息经济示范区,也是国内唯一同时承担数字政府领域三个国家级试点任务的省份。“数字浙江”的建设不仅在“最多跑一次”领域得到了很好地实践,从未来来看,浙江也将推动城市、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10个应用场景的数字化转型。2018年,浙江率先在全国启动了服务+监管的省级互联网医院平台,那在2019年,浙江又将在哪些方面推动卫生健康数字化?

  曹启峰:省卫生健康委将研究制定我省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医疗健康大数据管理办法,再创卫生健康数字化发展新优势。

  一是拉开卫生健康数字化大框架。

  按照“一中心、一通卡、一门户、一网络”整体布局,加快建设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心,力争年内完成17家省级医院和6个地市的医疗数据归集工作;全面推广应用居民电子健康卡,力争年内覆盖所有地市,推进电子健康卡和电子社保卡“两卡融合、一网通办”,进一步关联预约挂号、报告查询、母子健康和免疫接种等服务应用;切实发挥“浙江健康导航”总门户作用,全面接入各市健康门户;加快推进关联应用整合、现有应用提升、重点应用开发,形成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应用网络。

  二是争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

  深化“互联网+”医疗服务、深化“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深化“互联网+”分级诊疗,启用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支持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线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便民惠民等服务。

  三是抢占医疗人工智能制高点。

  在省市医院开展医疗人工智能中心建设试点,加快医用机器人、智能影像识别、病理分析、多学科会诊及智能语音技术等研发和示范应用;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医共体建设赋能,在县域医共体积极推广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诊疗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中医辨证论治智能辅助系统,努力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蝶变。

(记者 尉洁婷 主持人 李楠 编导 田翔宇 何畅 摄像 朱骅超 张鑫)


Copyright © 1999-2018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2019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