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的希望——人工晶体
2019年06月03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徐艳

  说起眼科的疾病,最多见的可能就数白内障,也是老年人群高发的疾病。作为高发的疾病,应该如何认识、如何预防、如何治疗等都应该稍作了解。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关于白内障的治疗。

  白内障是指眼睛内晶状体发生混浊由透明变为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了视力,初期混浊对视力影响不大,而后逐渐加重,明显影响视

  力甚至失明的眼科疾病。其病因有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局部营养不良等相关因素,大多发生于50岁以上,50-60岁老年白内障发病率60-70%,70岁以上的达

  80%,80岁以上的几乎达100%。有上列数字可见,老年人群几乎都有可能得白内障,从而影响到视力,逐步影响到生活起居。一般我们将白内障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性白内障,而后天性白内障又可以分为老年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等,其中老年性和并发性较多。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视力模糊、单眼复视或多视、近视、飞蚊症、虹视、夜盲、昼盲或色觉异常。

  如何诊断是否是白内障呢?世界卫生组织从群体防盲,治盲角度出发,对晶状体发生变性和混浊,变为不透明,以至影响视力,而矫正视力在0.7或以下者,方可诊断白内障。那是否可以早期诊断呢?一般早期我们可以通过虹膜投影法、检眼镜彻照法、裂隙灯检查法来知道是否有发生白内障的情况。最重要的是如何治疗呢?在临床上一些早期白内障,临床用药以后病情会减慢发展,视力也稍有提高,但大部分还是手术治疗为主,手术一般分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白内障囊外摘除。

  下面具体了解一下这两种手术方式:(1)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为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型白内障手术。使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状,然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术毕保留晶状体后囊膜,可同时植入房型人工晶状体。老年性白内障发展到视力低于0.3,或白内障的程度和位置显着影响或干扰视觉功能,患者希望有好的视觉质量,即可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其优点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2)白内障囊外摘除:切口较囊内摘出术小,将混浊的晶状体核排出,吸出皮质,但留下晶状体后囊。后囊膜被保留,可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可立即恢复视力功能。因此,白内障囊外摘出已成为目前白内障的常规手术方式。有上述可见,必不可少的便是人工晶体。

  那么人工晶体是什么呢?人工晶体是经手术植入眼睛里代替摘除的自身混浊晶体的精密光学部件,相当于更换一个镜头。人工晶体种类多样,根据性价比也可分为不同种类晶体,对于普通的老年性白内障而言,具体采用哪种晶体,需要根据眼睛情况及个人需求综合考虑,可以考虑非球面、多焦点及矫正散光的晶体,对于追求高生活质量和高视觉质量,或者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比如年轻患者、画家、学者等,可以考虑三焦点人工晶体。有些特殊疾病的患者需要选择特殊处理的人工晶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葡萄膜炎患者及青光眼术后的患者,可选择疏水性丙烯酸材质或者表面经过肝素处理过的人工晶体(俗称黄晶),以减少术后的炎症反应,并且保护眼底。这类人工晶体生物相容性较好,炎症反应少。糖尿病患者发生眼底病变需要打激光等治疗时,该材质又能够很好耐受激光,保证最小的激光能量损失。网脱术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因为可能存在视物变形,根据情况最好选择植入普通单焦点晶体。对于虹膜缺失的患者失去了瞳孔的光线调节作用,需要植入带虹膜的人工晶体。

  这样对于浑浊的晶体,可以用手术的形式将其替换,从而治疗白内障,这也为老年人的视觉上带来了希望。而且白内障手术后预后都较好,病人经抗炎治疗后基本能恢复正常的视觉功能。注意眼部卫生和避免剧烈运动就能更好的恢复视觉功能。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白内障;人工晶体;治疗;视力;老年人;晶状体;疾病;老年性白内障;虹膜;视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