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爱”不要“艾”,这些艾滋病防治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2019年12月26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陶瑞文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IDS”,起源于非洲,后因殖民传入美国,中国的第一例艾滋病病例是1985年在一位来华旅游的外籍人士身上发现的。艾滋病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报告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4.9万例,其中性传播比例超过90%。而世界范围内,2018年底,约有379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就目前而言,艾滋病毒仍然属于一项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到目前为止已造成3200多万人死亡。

  2019年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意在强调包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社区的优势和作用,强调个人健康责任意识,与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共同防控艾滋病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为遏制艾滋病流行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浙江医院预防保健科提醒,防治艾滋病,从了解艾滋病开始。

  艾滋病(AIDS)自然病程

  1.窗口期:受HIV感染后到形成抗体前一般为2-18周,很少超过6个月,血中查不到HIV抗体,具有较强传染性。有急性感染症状,但是无法在体内检测到病毒。

  2.潜伏期:无症状携带病毒阶段平均为8-10年,不同感染途径潜伏期长短不同,存在个体差异,与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机体的状况、病毒的毒力、数量等有关,没有特异的症状,通过实验室可检测出HIV抗体阳性,具有传染性。

  3.急性感染期:潜伏期的2-4周,类似流感症状,通常出现在血清阳转之前,出现发烧、疲劳、咽炎、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一般自限性表现(不经治疗持续10天左右,症状可自行消失),仅50%~60%的人会出现。

  下列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主要有三条:血液途径传播;性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

  以下的日常生活不会感染艾滋病。食物、饮水、空气;礼节性亲吻;礼节性拥抱;双方手部皮肤完好时的握手;公用马桶、浴缸;蚊虫叮咬;纸币、硬币、票证。公共场所的一般日常生活接触,如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工厂车间的工具,以及影剧院、商场、游泳池等场所的接触。

  怎样预防艾滋病?

  1.禁止卖淫嫖娼,避免不寻常的性行为,洁身自爱。

  2.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这是最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3.避免直接接触艾滋病人的尿液、精液、乳汁和血液等。

  4.不要擅自进行输血或使用含血液成分的药品,要在医生的监督下方可进行。

  5.禁止共用剃刀、牙刷等个人用品。

  6.远离毒品,严禁共用针筒注射器。

  艾滋病的治疗

  目前采用长期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 AIDS 患者/HIV 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分为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融合抑制剂和 CCR5 受体拮抗剂。

  抗病毒治疗可以:

  1.控制病毒复制,使病毒载量降低至检测不出,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2.减少 HIV 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3.重建或维持免疫功能,减少异常的免疫激活;

  4.减少 HIV 传播;

  5.预防、阻断母婴传播。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艾滋病;AIDS;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触;艾滋病毒感染者;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