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里逃生!一次骨折,她的肺里刮起“暴风雪”……
2019年10月30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郭俊

  81岁的徐奶奶(化名)没有想到,上个月一次意外摔跤,竟然差点危及生命,好在浙江医院骨科(二)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为她化险为夷。

  一个简单的骨折

  竟引起如此严重的并发症

  徐奶奶的子女生活在国外,自己生活在养老院,是个典型的空巢老人,她有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平时没事爱在户外稍许活动。8月25日,她不慎跌倒,导致左侧股骨颈骨折,随后被送至就近医院救治。远在国外的女儿得知消息后,于8月27日第一时间将徐奶奶安排转至浙江医院灵隐院区就诊。8月28日,在得到患者女儿书面授权后,浙江医院骨科(二)主任赵正旭主任医师团队为徐奶奶实施了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手术非常顺利,术后第二天徐奶奶已经能在康复医学科医师指导下下地站立,并在房间内适当行走锻炼。本以为已经度过难关的徐奶奶安安心心等着逐渐康复了,可是在术后第4天,浙江医院骨科(二)徐远医师在查房时发现徐奶奶出现了严重的胸闷气促,并有烦躁、谵妄等表现,体温正常,同时氧饱和度低,90%左右,并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血压偏低,波动在95/55mmHg附近。徐奶奶的非正常表现,引起了徐远的极大关注与重视,紧急邀请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展开多学科会诊。徐奶奶的病变发展来势凶猛,双肺在X光下几乎完全变白了,血化验有白蛋白明显下降,伴有血钠、氯及钙等电解质全线下降,皮肤广泛散在出血点,但D二聚体水平不高,双下肢深静脉B超未见明显血栓,BNP正常,即便在高流量面罩给氧,依然仅仅能维持在95%左右。徐奶奶肺部基础本来就非常差,如此弥漫性渗出性改变,并不像常规的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心衰以及肺栓塞等表现。考虑到患者关节置换时有扩髓病史,此时徐远及赵正旭想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结果:脂肪栓塞。

  脂肪栓塞是一种骨科的临床急症,是指骨盆或长骨骨折等在24~48小时后出现的以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和皮肤散在出血为特点的严重并发症,稍有拖延或者误判就会危及生命,必须争分夺秒的抢救,但是它的临床发病率又极低,很多骨科医生对它认识不足。由于时差问题,患者的危重病情无法及时传递给其远在美国的女儿,紧急关头,赵正旭指示,在积极联系患者家属沟通病情的基础上,按照脂肪栓塞的治疗原则,继续加强面罩给氧,紧急予以扩容、补充白蛋白,纠正电解质紊乱,甲强龙消炎减轻肺部水肿,适当利尿治疗,监测尿量情况,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脂肪栓塞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如此凶险?

  赵正旭表示,正常情况下血管以外的脂肪组织并不进入血液循环,当某种原因导致血管和脂肪组织同时受损,脂滴则会进入血流中并阻塞于小血管引起临床症状,这就是脂肪栓塞。最常见于长骨(特别是大腿和小腿)骨折,严重脂肪组织挫伤,脂肪肝挤压伤或严重烧伤。

  脂肪栓塞主要影响肺和脑。直径大于20微米的脂滴最易引起肺栓,直径小于20微米的脂滴可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进入体循环,引起全身多器官的栓塞,最常见于脑和全身毛细血管。一般有4小时~15天的潜伏期,80%在伤后48小时以内发病。

  脂肪滴的危害不单是堵塞小血管这么简单,它分解产生游离脂肪酸,而游离脂肪酸对血管内皮细胞可以产生严重的损害,表现为肺脏上有很多的渗出和水肿。在X线下,肺脏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暴风雪”样改变。

  脂肪栓塞的后果取决于脂滴的大小和数量、栓塞的部位和全身受累的程度。轻微的患者只是感到略有些呼吸困难,吸氧就能缓解;严重的可能需要呼吸机支持,而暴发型者则可引起严重的呼吸衰竭,甚至快速死亡。赵正旭表示,徐奶奶当时如果氧饱和度进一步下降,就需要进入ICU进一步呼吸机辅助通气抢救了。

  幸运的是,骨科(二)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时发现了这一凶症,通过积极有效的综合抢救方案,徐奶奶术后半个月终于转危为安,复查胸片肺部渗出情况已经基本吸收,并将于近期出院。最近已经能正常下地活动的徐奶奶特地送来锦旗,表达了她对骨科(二)全体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脂肪栓塞发生率低

  大部分患者治疗后能够顺利康复

  徐远总结道,虽然听起来很可怕,但脂肪栓塞的发生率并不高,绝大部分患者即使循环中出现脂肪滴也并没有临床症状,或只有轻微胸闷不适,出现明显甚至严重临床症状的只是少数。大部分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在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后,都能顺利康复。

  因此,对于脂肪栓塞不必过于担心,医生会采取很多措施尽量降低其发生率,要充分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采取必要措施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一般预后不太差。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奶奶;脂肪栓塞;医院骨科;骨折;临床经验;血管;临床症状;脂肪组织